****环境局****分局
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拟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2024年12月20日我局拟对****年产120万套传动轴产能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12月20日—2024年12月23日(2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432-****1984
通信地址:**市**区**西路10号
邮 编:132021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评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公众参与情况 | ****政府所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链接 |
****年产120 万套传动轴产能扩建项目 | **省**市**区**街道**西路17号******公司厂区内 | **** | ******公司 | 一、****位于**市**区**街道**西路17号******公司厂区内,本项目对现有年产70万套传动轴生产线进行扩建,扩建后全厂年产120万套传动轴。主体工程:在现有182、183工房内预留位置新增设备14台,将现有半自动生产线改为全自动生产线。环保工程:淬火工序新增8#、9#淬火机、5组活性炭吸收装置及5个排气筒。储运工程、公用工程均依托现有。冬季集中供暖,生产用热采取电加热。本项目不新增占地面积,不新增劳动定员,全年生产从250天**至300天,每天2班,每班工作8小时,设备设计生产工时为4800小时。本项目总投资1170万元,环保投资25万元。 | 二、项目建设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建设期环境管理。本项目施工期仅为设备安装调试,生活污水排入******公司污水管网;废包装物暂存在固废库,定****公司,生活垃圾暂存在密闭垃圾箱内,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加强管理,控制施工期噪声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要求,将项目建设对外界环境影响降至最低。落实施工期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防止发生环境污染和扰民事件。 2、本项目运营期淬火废水、清洗废水、反清洗废水(污水处理环节产生,周****处理站(格栅+过滤+超滤工艺)处理达标后,通过******公司污水管****公司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松花江;生活污水经市政管****公司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松花江。加强管理,确保出厂污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相关****公司污水处理厂进口标准。 3、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气主要是淬火液分解产生的淬火废气、磨削油蒸发产生的磨削废气、防锈油涂抹产生的防锈废气。本项目生产期间车间密闭,全部淬火工序均使用水溶性淬火剂,本项目建成后,1#~8#淬火机每2台共用1套活性炭吸附装置及1根15m高排气筒对淬火废气进行处理,9#淬火机单独使用一套活性炭吸附装置及15m高排气筒;现有1#、2#磨削机产生的磨削废气分别由活性炭吸收装置处理后经15m高排气筒排放;少量防锈废气在车间内无组织排放。加强管理,确保本项目非甲烷总烃有组织排放及厂界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要求。 4、优先选用低噪音设备,采取有效的隔声减振措施,确保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3类声环境功能区限值。 5、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固体废物实施分类处理、处置,做到“减量化、**化、无害化”,防止产生二次污染。本项目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铁屑及不合格产品属于废钢铁,散装暂存在固废库内,定期****公司;废包装纸散装暂存在固废库内,定期****公司;磨削油过滤油泥、废切削液、废活性炭、废润滑油、污水处理产生的废过滤介质及超滤浓水(含污泥)、废含油抹布及手套均使用密闭包装桶盛装暂存在1#危废库,废油桶暂存在2#危废库,定期委托****处理。生活垃圾暂存在密闭垃圾箱内,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本项目危险废物贮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危险废物储存、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 2025-201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20)。 6、严格落实环评报告中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厂区分区防渗情况依托现有,182、183工房采取重点防渗,锻件库、固废库采取简单防渗;1#、2#危废库设置已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标准落实。落实地下水和土壤风险防范措施,防止对地下水和土壤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7、严格落实环评报告中的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及时修订污染事故防范和处理应急预案,提高事故风险防范和污染控制能力。 8、企业应按照相关要求落实监测计划。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