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块基本情况
地块名称:****东**路自编98、99号地块
占地面积:37417.96m2
地理位置:**市******大道北西侧、******侧,调查地块由两个相邻地块组成,****中心坐标为东经113.304088°,北纬23.241869°,占地面积为24889.86平方米;****中心坐标为东经113.302586°,北纬23.241987°,占地面积为12528.10平方米。
土地使用权人:****
地块土地利用现状:空闲地。
未来规划:二类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商务用地(R2/B1/B2)、防护绿地(G2)及道路。
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单位:****公司
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单位: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技术中心、****公司
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单位: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技术中心、****公司
风险评估缘由:根据本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地块内土壤中存在砷超过《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筛选值。该地块可能存在不可接受的环境风险,须进行地块污染风险评估。
二、第一阶段调查
根据第一阶段调查资料收集分析、人员访谈、现场勘查等结果基本明确了调查地块历史沿革,调查地块现土地使用权人为****。
根据地块及周边的平面布置、生产情况、历史和现状地形状况、地下水的补给排泄状况分布情况等分析可知,地块内历史运营活动可能对地块存在一定的影响。
而地块周边的企业经过污染分析发现,周边企业生产过程部分企业可能对调查地块存在污染迁移途径,对地块存在潜在污染影响。保守考虑将整个地块均作为重点关注区域。
三、初步采样调查
(一)监测方案及检测结果
1、监测方案
调查地块内设置了34个土壤监测点位,共采集229组土壤样品(不含平行样)。检测项目为:理化性质(2项)、基本项(45项)、石油烃(C10-C40)、总氟化物、石油烃(C6-C9)、苯酚、丙酮、邻甲酚、间+对甲酚、2,4-二氯酚、2,4,6-三氯酚、2,4-二硝基酚、五氯酚、多环芳烃8项、多氯联苯126、多氯联苯169、多氯联苯总量
地块内共布设地下水监测井11口,采集地下水样品11组,每口井分别采集上层及底层水样。检测项目为: pH、浊度、重金属及无机物(7项)、VOCs(27项)、SVOCs(11项)、石油烃(C10-C40)、石油烃(C6-C9)、总氟化物、丙酮、苯酚、邻甲酚、间甲酚、对甲酚、2,4-二氯酚、2,4,6-三氯酚、2,4-二硝基酚、五氯酚、多氯联苯类、多环芳烃类。
2、检测结果
(一)地块内土壤样品
检测结果显示,调查地块土壤样品无酸化或碱化占比80.35%,整体土壤偏中性。
重金属和无机物,具体包括镉、铅、镍、铜、汞、砷、总氟化物均有不同程度检出,土壤样品中除砷外,其余重金属和无机物指标的检测结果均低于相应的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地块内土壤砷超筛选值点位有9个,共计超筛15个样品,超筛倍数范围为0.07~11.90,超筛深度为0~9.0m,超筛最大深度已至初步调查钻孔最大深度9.0m。本次初步调查未完成兜底,需要在详细调查中进一步进行深度补充采样。
土壤有机物监测氯仿、苯乙烯、丙酮、苯胺、、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石油烃(C10-C40)指标有检出,且检出值低于对应的风险筛选值。地块内其余土壤检测指标均未检出。
(二)地块内地下水样品
检测结果显示,基本理化性质pH及浊度均有检出,浊度不符合地下水Ⅲ类标准。由于浊度为非毒性指标,对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地下水重金属和无机物,具体包括监测指标氟化物、汞、砷、铅、镉、铜、镍、丙酮、可萃取性石油烃(C10-C40)共9项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检出项目含量均低于相应的筛选值。其余检测指标均未检出。
综上,调查地块土壤样品中重金属砷存在超一类用地筛选值情况,地块对人体健康可能存在风险,应当开展进一步的详细采样调查,确定具体污染范围和程度。
四、详细采样调查阶段
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深度补充点位共布设点位23个,采集土壤样品78组,检测项目为pH、水分、砷。详细调查水平加密调查采样共布设土壤监测点位50个,采集土壤样品357组,检测项目为pH、水分、砷。
根据详细调查检测结果,有22个点位监测结果超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4)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论
根据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的结果,调查地块土壤中的砷超出第一类用地筛选值。调查地块属于污染地块,需基于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结合场地未来用地规划,进行下一步土壤风险评估工作。
五、风险评估阶段
根据地块未来用地规划和建设规划,基于第一类用地方式,砷使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 导则》(HJ 25.3-2019)、《**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及效果评估报告技术审查要点(修订版)》(2024年10月18日发布)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 第7部分: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规范》(DB 4401/T 102.7-2023)等风险评估模型和相关要求进行风险评估,结果如下:
(1)基于第一类用地性质的危害识别
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 导则》(HJ 25.3-2019)、《**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及效果评估报告技术审查要点(修订版)》(2024年10月18日发布)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 第7部分: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规范》(DB 4401/T 102.7-2023)的要求,本报告按照第一类用地规划对地块进行风险评估。本次风险评估土壤关注污染物为砷;地下水无关注污染物,无需进行风险评估。
(2)暴露情景和暴露途径
本报告基于第一类用地进行风险评估,根据毒性参数,砷常温下不易挥发,需考虑经口摄入表层土壤、皮肤接触表层土壤、吸入表层土壤颗粒物等暴露途径。
根据暴露风险贡献率分析,土壤中存在的致癌污染物包括砷,主要的暴露途径有经口摄入、经皮肤接触和吸入土壤颗粒物,贡献率大于20%的途径为经口摄入。土壤中存在非致癌风险的污染物包括砷,砷的主要暴露途径有经口摄入、经皮肤接触和吸入土壤颗粒物,贡献率大于20%的途径为经口摄入。
(3)风险表征结果
以关注污染物浓度最大值作为暴露点浓度进行风险评估。第一类用地规划条件下,砷的致癌风险为1.68×10-3,超过可接受致癌风险1.00×10-6,主要暴露途径为经口摄入土壤;砷的非致癌危害商为6.18×101,超过可接受危害商1,主要暴露途径为经口摄入土壤。
综上所述,本地块土壤砷污染物存在致癌风险及非致癌风险。故本项目土壤中污染物砷对未来地块作为第一类用地情景下人群健康风险不可接受,需根据地块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计算风险控制值。
(4)修复目标值
根据第一类用地情景下计算结果,综合考虑管控土壤污染风险,加快推进该地块的再开发利用工作,将本地块砷的修复目标值确定为60mg/kg。
(5)风险管控/修复范围、方量
根据确定的土壤风险管控/修复目标值,经初步估算,地块内砷超修复目标值范围总面积为11363.52m2,风险管控/修复深度区间为0~14.0m,风险管控/修复总方量34538.50m3。
六、风险评估结论
根据前期调查结果,土壤关注污染物有砷,地下水无关注污染物,无需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表征结果,第一类用地方式下,地块的土壤关注污染砷对人群的健康风险不可接受,因此地块需采取进一步的风险管控/修复和环境管理措施。调查地块按10m标高以上实施风险管控/修复,经初步估算,风险管控/修复范围总面积为11363.52m2,风险管控/修复总方量为34538.50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