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化妆品塑料包装制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2024年12月25日至2024年12月31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局反映。
联系地址:**市建设路208****环境局,邮编:529500
联系电话:(0662)****934
传 真:(0662)****529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 ****化妆品塑料包装制造项目 |
建设单位 | **** |
建设地点 | **市**区**镇霍达八**边、那金四路东边之八 |
环评机构 | 云水谣工程****公司 |
项目概况 | 项目位于**市**区**镇霍达八**边、那金四路东边之八,项目占地10832.36平方米,建筑面积19660.80平方米,主要建筑物包括46~49栋厂房、泵房、消防水池、配电房、垃圾收集房等。主要从事塑料制品和纸卡的生产,预计年产化妆品容器1000万支、带针挂钩50万个、带磁铁挂钩30万个、超声波粘合挂钩20万、UV胶粘合挂钩100万个、吸塑制品800万个和纸卡700万张。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环保投资35万元。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施工期做好施工场地扬尘防治,施工场地边界四周应设置围挡,施工现场应专门配备洒水降尘设备,开挖、钻孔作业面应保持一定湿度,定期对干燥施工面进行洒水降尘,禁止在大风天气进行扬尘大的作业,对建筑料运输车辆应按规定配备防洒落装置加盖蓬布防止散落,施工场地出入口应设置冲洗设施对进出车辆进行冲洗,临时堆土场及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应落实覆盖防尘措施;加强施工机械维护,确保施工机械废气排放符合要求。 2、施工期项目拟在施工场地内修建临时废水收集渠,引流施工场地内的施工废水经隔油池和沉沙池处理后,回用于场地洒水,生活污水经自建的化粪池集中收****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 3、施工期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等产生的噪声,通过四周设置声屏障,采取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停止施工,减少施工期噪声对周边敏感点的影响,项目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排放限值。 4、施工期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运至合法弃置点处理,开挖的土石方尽量用于回填,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5、营运期项目实行雨污分流制,项目产生的食堂废水经隔油隔渣处理、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执行《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标准的较严值与冷却水,获得排水许可后,接入园区市政污水管网,****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6、营运期项目拟将46栋印刷、注塑和吸塑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经密闭负压收集至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通过高22m排放口DA001排放,糊盒废气通过加强车间通风后无组织排放;将47栋注塑、丝印、烘干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和臭气浓度经密闭负压收集,后与激光雕刻、UV点胶、固化、超声波焊接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和臭气浓度经集气罩有效收集至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通过高22m排放口DA002排放,排放口DA001和DA002的VOCs、非甲烷总烃、苯系物(二甲苯)执行**省地方标准《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44/815-2010)“表2排气筒VOCs限值”中丝网印刷、凹版印刷的第Ⅱ时段排放限值和《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1616-2022)的较严值,臭气浓度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的要求。 VOCs、二甲苯无组织排放执行《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44/815-2010)表3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的要求;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执行《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815-2010)表9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厂区内无组织排放浓度执行**省《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排放标准》(DB44/2367-2022)中表3无组织排放限值,未收集的臭气浓度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表1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二级新扩改建标准的要求。 7、营运期应对噪声源采取隔声罩、墙体隔音、减振、吸声、消音等治理措施,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 8、营运期项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分类收****公司处理;危险废物分类收集后交有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交给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9、营运期项目应严格落实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制定合理的事故应急预案,定期演练,一旦发生风险事故时,应及时采取适宜的应急措施,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 10、加强与周围群众及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发现问题,有问题须立即整改,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