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子头生态修复光伏电站220kV永久送出线路工程
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0128MA6PFU4H98 | 建设单位法人:张劲涛 |
徐汉波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省**市**县 |
**市禄劝彝族苗****办事处******办公室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岩****电站220kV永久送出线路工程 | 项目代码:**** |
建设性质: | |
2021版本:161-输变电工程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D4420-D4420-电力供应 |
建设地点: | **省**市**县,**省**市**县 云 |
经度:102.58737,102.672 纬度: 25.83948,25.50547 | ****机关:****环境局 |
环评批复时间: | 2024-06-25 |
昆生环复〔2024〕27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无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 8640 |
82 | 运营单位名称:**** |
****0128MA6PFU4H98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公司 |
****0103MA6NGU4H2G | 验收监测单位:**省核工业二〇****大队 |
125********4202345 | 竣工时间:2024-10-26 |
调试结束时间: | |
2024-11-25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4-12-20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https://www.****.com/content/91825.html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 | 实际建设情况:**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规模
**1回220kV线路,线****电站220千伏茶花箐升压站,止于220kV三朵开关站,线路全长48.5km,**塔基110基。 | 实际建设情况:**1回220kV线路,线****电站220千伏茶花箐升压站,止于220kV三朵开关站,线路全长48.5km,**塔基110基。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生产工艺
导线架设,电能输送 | 实际建设情况:导线架设,电能输送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①严格控制施工直接影响范围,杜绝随意砍伐原木搭桥垫路,采集可用的**植物等情况的出现,杜绝随意踩踏农作物;②采用高塔穿越的方式以减少林木砍伐并尽可能减少在密林中建设铁塔,同时尽可能选择植被较少的灌木林地;在线路经密林区时,采用无人机放线,减少植被破坏;③做好护林防火的宣传工作,强化火源管理,降低火灾隐患;④尽可能减少在耕地中建设铁塔,如将塔基立于荒草地中;牵张场尽量选择荒草地或裸露地表处,主动避让林木及耕地;⑤工程施工完成后对塔基裸露地表采用植物措施撒播草种绿化;⑥对施工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制宣传教育,严禁施工人员捕杀项目周边出现的野生动物;⑦采用高低腿铁塔,使塔基避免大开挖;做好表土的剥离、集中堆放、拦挡、排水及回覆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渣)妥善处置,禁止随意倾倒。 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生态保护措施:①设置施工控制带,对施工场地四周进行拦挡围护,严格控制施工红线,限制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的活动范围;②生态保护红线内禁止**大开挖施工运输道路,项目施工材料运输利用已建硬化道路、机耕道路,无现有道路到达的塔基位置,开辟施工利用树木间隙,不砍伐乔木,仅对部分灌丛、草丛进行清理;③合理组织施工,塔基基础和架线施工应集中力量在尽量短的施工时间内完工,以减少生态保护红线受干扰的时间;④施工期间提高生态保护红线内的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和等级,优化施工工艺,缩小地表扰动和植被破坏范围,并强化塔基和临时占地处的水土保持措施,根据塔基处地形情况砌筑浆砌石护坡、挡土墙、截排水沟和沉砂池,对占地范围内的表土进行剥离,对临时堆土采用密目网进行遮盖,用编织袋进行拦挡,尽量减少新增水土流失量;⑤加强施工人员生态保护教育,严禁捕猎、捕食野生动物和随意砍伐、践踏植被。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有重点保护植物,进行就地保护,设置围栏和植物保护警示牌,不能避让需异地保护时,应选择适宜的生境进行植株移栽,并确保移栽成活率;如发现保护动物活体,避免主动伤及,严禁捕杀,而应采取自我保护性驱赶,使其远离施工场所,****管理部门汇报相关情况;禁止随意越界施工。 噪声控制措施:①采用低噪声设备,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养护,避免因部件损坏而加大其工作时的声压级;②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 扬尘控制措施:①施工场地定期洒水,运输通道及时清扫、冲洗;②避免在大风天气施工,4级以上大风日停止土方工程;③运输车辆进入场地应低速行驶,减少尘量。粉状物料运输应采用密闭式槽车封闭运送。临时弃渣场露天堆放的渣土应采用篷布覆盖。 废水控制措施:①施工废水经沉淀后回用于施工搅拌或洒水抑尘;②施工场地不设置厨房,施工人员就餐为外购或依托周围居民生活设施,无餐饮废水产生。 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措施:①开展水源保护宣传教育:工程线路穿越饮用水源保护区,施工前应印发环境保护手册,组织专业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宣传教育,施工期严格施工红线,严格行为规范,进行必要的管理监督,****水库内游泳、洗涤和其他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②优化施工场地布局:不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设置施工临时便道、施工营地、牵张场。临时堆土点应远离水体,避免水土流失随着雨水进入水体。③优化施工时序:采用并联作业尽量缩短水源保护区内的塔基施工时间,施工期应尽量避免雨季,避免雨水冲刷产生的废水排入水体;④做好施工过程管理和事后恢复:施工材料运输过程中部分沙石、水泥洒落,需要及时进行清理;施工废水采用临时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得外排;加强对施工机械的检修和维护,采取措施防止跑、冒、滴、漏油;配备必要的器材和设备,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附近施工过程中如发生漏油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收集后妥善处置;施工结束后,应立即采取植被恢复工作,防止水土流失,影**源。 固废控制措施:①生活垃圾收集后依托附近居民生活垃圾处理;②建筑垃圾分类集中堆存、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集中****政府指定的堆放场所堆放处置,禁止随意丢弃;③施工挖方优先用于回填,输电线路土方压实垒筑在塔基周边做护坡。 | 实际建设情况:生态环境保护措施:①线路沿线严格控制施工直接影响范围,未砍伐原木搭桥垫路、采集可用的**植物等情况的出现;位于农作物中的塔基均在赔偿后才进行施工,未随意踩踏;②线路采用高塔穿越的方式跨越林区,塔基占用林地面积较环评阶段有所减少;在线路经密林区时,采用无人机进行放线,减少了植被破坏;③线路施工期间,未在林区发生火灾;④塔基占用耕地面积较环评阶段有所减少,转而将塔基立于荒草地中;牵张场未占用林地;⑤工程施工完成后,对塔基裸露地表采取了自然恢复或撒播草种进行绿化,项目区雨量充沛,植物措施实施可得到保障;⑥施工期间施工人员未出现捕杀项目周边野生动物的情况;⑦线路塔基采用高低腿铁塔,使塔基避免了大开挖;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用于塔基回填或周围低洼处回填,未随意倾倒。 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生态保护措施:①此部分线路塔基不占用生态保护红线,未在生态保护红线内设置临时施工占地;施工严格控制施工红线,施工机械及施工人员严格限制活动范围;②此部分线路施工未**施工便道,施工材料采用人背马驮方式进入,仅对部分灌丛、草丛进行清理;施工未砍伐乔木,架设下来了未砍伐架线通道;③本工程线路跨越生态保护红线距离较短,施工时间较短,对生态保护红线区的影响较小;④此部分施工优化施工工艺,缩小地表扰动,未在此区域内设置牵张场、混凝土拌合点等临时占地;根据地形,采用全方位高低腿铁塔,使塔基避免了大开挖;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用于塔基回填或周围低洼处回填,未随意倾倒;在林地、耕地较为集中分布的区段立塔,表土剥离后回填,有利于植被恢复;⑤施工工程中未发生捕猎野生动物的情况;项目施工扰动区内未发现重点保护植物,无移栽保护植物的情况;由于野生动物都有规避反应,在施工期均未碰到动物活体;施工人员未主动捕猎动物或主动干扰动物生境; 噪声控制措施:①经咨询施工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采用低噪声设备,积极对施工机械的维修、养护;②项目夜间均未进行过施工,施工期间未收到噪声扰民投诉。 扬尘控制措施:①线路沿线运输道路采取了定期洒水;运输通道及时清扫建筑遗弃物,减少了扬尘;②项目在大风天气未进行土方工程;③运输车辆进入场地均低速行驶,粉状物料运输均采用密闭式槽车封闭运送;项目不设弃渣场,临时堆土场露天堆放的渣土均采用篷布覆盖。 废水控制措施:①施工废水经沉淀后回用于施工搅拌或洒水抑尘,未随意排放;②施工场地未设置厨房,施工人员就餐均为外购或依托周围居民生活设施,无餐饮废水产生。 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措施:①工程线路穿越饮用水源保护区,施工前印发环境保护手册,组织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宣传教育,施工期严格施工红线,严格行为规范,****水库内游泳、洗涤和其他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②优化施工场地布局,未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设置施工临时便道、施工营地、牵张场。临时堆土点应远离水体,避免水土流失随着雨水进入水体。③线路施工尽量缩短水源保护区内的塔基施工时间,土石方开挖工程未在雨季施工;④施工结束后及时对地表进行清理;施工废水采用临时沉淀池或收集桶收集沉淀后回用于施工搅拌,未外排;加强对施工机械的检修和维护,施工过程中未发生漏油事故;施工结束后,采取了植被恢复工作。 固废控制措施:①生活垃圾收集后依托附近居民生活垃圾处理;②建筑垃圾分类集中堆存、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集中收集后已妥善处置,未随意丢弃;本次验收期间,未发现遗弃的建筑垃圾;③输电线路土方压实垒筑在塔基周边做护坡;现场未发现遗留土石方。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其他
无 | 实际建设情况:无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3、污染物排放量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1 | ①生活垃圾收集后依托附近居民生活垃圾处理;②建筑垃圾分类集中堆存、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集中****政府指定的堆放场所堆放处置,禁止随意丢弃;③施工挖方优先用于回填,输电线路土方压实垒筑在塔基周边做护坡。 | ①生活垃圾收集后依托附近居民生活垃圾处理;②建筑垃圾分类集中堆存、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集中收集后已妥善处置,未随意丢弃;本次验收期间,未发现遗弃的建筑垃圾;③输电线路土方压实垒筑在塔基周边做护坡;现场未发现遗留土石方。 |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1 |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①严格控制施工直接影响范围,杜绝随意砍伐原木搭桥垫路,采集可用的**植物等情况的出现,杜绝随意踩踏农作物;②采用高塔穿越的方式以减少林木砍伐并尽可能减少在密林中建设铁塔,同时尽可能选择植被较少的灌木林地;在线路经密林区时,采用无人机放线,减少植被破坏;③做好护林防火的宣传工作,强化火源管理,降低火灾隐患;④尽可能减少在耕地中建设铁塔,如将塔基立于荒草地中;牵张场尽量选择荒草地或裸露地表处,主动避让林木及耕地;⑤工程施工完成后对塔基裸露地表采用植物措施撒播草种绿化;⑥对施工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制宣传教育,严禁施工人员捕杀项目周边出现的野生动物;⑦采用高低腿铁塔,使塔基避免大开挖;做好表土的剥离、集中堆放、拦挡、排水及回覆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渣)妥善处置,禁止随意倾倒。 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生态保护措施:①设置施工控制带,对施工场地四周进行拦挡围护,严格控制施工红线,限制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的活动范围;②生态保护红线内禁止**大开挖施工运输道路,项目施工材料运输利用已建硬化道路、机耕道路,无现有道路到达的塔基位置,开辟施工利用树木间隙,不砍伐乔木,仅对部分灌丛、草丛进行清理;③合理组织施工,塔基基础和架线施工应集中力量在尽量短的施工时间内完工,以减少生态保护红线受干扰的时间;④施工期间提高生态保护红线内的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和等级,优化施工工艺,缩小地表扰动和植被破坏范围,并强化塔基和临时占地处的水土保持措施,根据塔基处地形情况砌筑浆砌石护坡、挡土墙、截排水沟和沉砂池,对占地范围内的表土进行剥离,对临时堆土采用密目网进行遮盖,用编织袋进行拦挡,尽量减少新增水土流失量;⑤加强施工人员生态保护教育,严禁捕猎、捕食野生动物和随意砍伐、践踏植被。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有重点保护植物,进行就地保护,设置围栏和植物保护警示牌,不能避让需异地保护时,应选择适宜的生境进行植株移栽,并确保移栽成活率;如发现保护动物活体,避免主动伤及,严禁捕杀,而应采取自我保护性驱赶,使其远离施工场所,****管理部门汇报相关情况;禁止随意越界施工。 |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①线路沿线严格控制施工直接影响范围,未砍伐原木搭桥垫路、采集可用的**植物等情况的出现;位于农作物中的塔基均在赔偿后才进行施工,未随意踩踏;②线路采用高塔穿越的方式跨越林区,塔基占用林地面积较环评阶段有所减少;在线路经密林区时,采用无人机进行放线,减少了植被破坏;③线路施工期间,未在林区发生火灾;④塔基占用耕地面积较环评阶段有所减少,转而将塔基立于荒草地中;牵张场未占用林地;⑤工程施工完成后,对塔基裸露地表采取了自然恢复或撒播草种进行绿化,项目区雨量充沛,植物措施实施可得到保障;⑥施工期间施工人员未出现捕杀项目周边野生动物的情况;⑦线路塔基采用高低腿铁塔,使塔基避免了大开挖;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用于塔基回填或周围低洼处回填,未随意倾倒。 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生态保护措施:①此部分线路塔基不占用生态保护红线,未在生态保护红线内设置临时施工占地;施工严格控制施工红线,施工机械及施工人员严格限制活动范围;②此部分线路施工未**施工便道,施工材料采用人背马驮方式进入,仅对部分灌丛、草丛进行清理;施工未砍伐乔木,架设下来了未砍伐架线通道;③本工程线路跨越生态保护红线距离较短,施工时间较短,对生态保护红线区的影响较小;④此部分施工优化施工工艺,缩小地表扰动,未在此区域内设置牵张场、混凝土拌合点等临时占地;根据地形,采用全方位高低腿铁塔,使塔基避免了大开挖;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用于塔基回填或周围低洼处回填,未随意倾倒;在林地、耕地较为集中分布的区段立塔,表土剥离后回填,有利于植被恢复;⑤施工工程中未发生捕猎野生动物的情况;项目施工扰动区内未发现重点保护植物,无移栽保护植物的情况;由于野生动物都有规避反应,在施工期均未碰到动物活体;施工人员未主动捕猎动物或主动干扰动物生境; |
表7 风险设施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环保搬迁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区域削减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①严格控制施工直接影响范围,杜绝随意砍伐原木搭桥垫路,采集可用的**植物等情况的出现,杜绝随意踩踏农作物;②采用高塔穿越的方式以减少林木砍伐并尽可能减少在密林中建设铁塔,同时尽可能选择植被较少的灌木林地;在线路经密林区时,采用无人机放线,减少植被破坏;③做好护林防火的宣传工作,强化火源管理,降低火灾隐患;④尽可能减少在耕地中建设铁塔,如将塔基立于荒草地中;牵张场尽量选择荒草地或裸露地表处,主动避让林木及耕地;⑤工程施工完成后对塔基裸露地表采用植物措施撒播草种绿化;⑥对施工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制宣传教育,严禁施工人员捕杀项目周边出现的野生动物;⑦采用高低腿铁塔,使塔基避免大开挖;做好表土的剥离、集中堆放、拦挡、排水及回覆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渣)妥善处置,禁止随意倾倒。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①线路沿线严格控制施工直接影响范围,未砍伐原木搭桥垫路、采集可用的**植物等情况的出现;位于农作物中的塔基均在赔偿后才进行施工,未随意踩踏;②线路采用高塔穿越的方式跨越林区,塔基占用林地面积较环评阶段有所减少;在线路经密林区时,采用无人机进行放线,减少了植被破坏;③线路施工期间,未在林区发生火灾;④塔基占用耕地面积较环评阶段有所减少,转而将塔基立于荒草地中;牵张场未占用林地;⑤工程施工完成后,对塔基裸露地表采取了自然恢复或撒播草种进行绿化,项目区雨量充沛,植物措施实施可得到保障;⑥施工期间施工人员未出现捕杀项目周边野生动物的情况;⑦线路塔基采用高低腿铁塔,使塔基避免了大开挖;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用于塔基回填或周围低洼处回填,未随意倾倒。 |
/ |
功能置换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其他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 |
/ |
/ |
/ |
/ |
/ |
7、验收结论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
招标导航更多>>
工程建筑
交通运输
环保绿化
医疗卫生
仪器仪表
水利水电
能源化工
弱电安防
办公文教
通讯电子
机械设备
农林牧渔
市政基建
政府部门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