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厅拟对**市大山镇新****电站220千伏联合送出及对侧500千伏**变220千伏间隔扩建工程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12月30日-2025年1月7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851-****7058****政府****中心B1区生态环境厅窗口)
传 真:0851-****0802
通讯地址:**市**区**路59****生态环境厅辐射处
**市**区**路270****政府****中心B1区生态环境厅
邮 编:550002
序号 | 建设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单位名称 | 建设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
1 | **市大山镇新****电站220千伏联合送出及对侧500千伏**变220千伏间隔扩建工程 | **省**市**市大山镇、刘官街道、双凤镇、**镇、英武镇、竹海镇 | **** | **水****公司 | 本工程由新光村升压站**一回220kV线路至**500kV变电站,采用单回架空设计。**220kV线路路径总长度约43.0km。**铁塔共128基(其中耐张塔71基,直线塔58基);全线导线采用2×JL/LB20A-500/45型铝包钢钢芯铝绞线,地线采用两根24芯OPGW光缆。 | 一、施工期的污染防治措施 1、生态环境 (1)土地占用 ①按设计规程需要砍伐的树,应留下树根及灌木草丛。 ②塔基施工完毕后,对周围植被进行恢复。 ③位于边坡的塔基采用高低基础配合来调整塔脚,减少开挖量,保护边坡稳定性。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恢复。 ④施工结束后,及时对施工期临时占地(如:人抬便道、牵张场、以及临时材料堆放场地等)进行迹地恢复。 ⑤项目施工道路,原则上利用现有道路或在原有路基上拓宽,减少临时占地。 (2)植被破坏 ①线路路径选择时尽可能缩短线路长度,线路采用提升架线高度减少树木砍伐;尽量增加跨域档距,减少塔基数量,以减少塔位处的植被破坏。 ②在线路塔基开挖时采取表土保护措施,施工前对占地范围内进行表土剥离,将表土和熟化土分开堆放,并按原土层顺序回填,以便塔基占地处未固化的部分的土地恢复,土地恢复后进行绿化,还原其原有土地功能。 ③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应进行清理,并采取复垦或植被恢复等措施。 (3)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①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规,打击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 ②提高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严禁捕猎野生动物。施工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严禁在施工区及其周围捕猎野生动物,特别是国家保护动物。 ③人类的活动增加,会给环境污染带来新的隐患。从保护生态与环境的角度出发, 建议本工程开发建设前,尽量做好施工规划前期工作;做好工程完工后生态环境的工作,以尽量减少植被破坏对动物栖息地的不利影响。 ④严格控制施工影响范围,确定适宜的施工季节和施工方式,减少对野生动物的不利影响。 (4)水土流失的影响 ①线路施工临时弃土在杆塔施工区附近的空地上集中堆放,施工结束后剥离的表土用作绿化覆土,多余土方平整在塔基处。 ②土方采取编织袋装土堆砌成护坡,对临时堆土进行防护,减少水土流失产生。 ③基础开挖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季,施工中及时对裸露地表进行整治绿化。 ④在铁塔施工区周边设置临时排水沟,对开挖出来的土石方采用装土麻袋拦挡,对于容易流失的建筑材料(如水泥等)及临时弃土集中堆放、加强管理。 2、水环境 ①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场地周围的拦挡措施,避免雨季开挖作业。 ②落实文明施工原则,项目无弃土弃渣产生。 ③线路工程施工人员居住在沿线村镇,其生活污水纳入当地排水系统,不单独排放。 ④施工期过程中混凝土养护保湿水采取少量多次施水,通过自然蒸发,无废水外排。 ⑤施工期严格控制施工场地,不在附近水源保护区范围内设临时占地,不向水源保护内丢弃弃土弃渣、建筑垃圾等。 3、大气环境 (1)施工扬尘防治措施 ①优先采用先进的低尘施工工艺,采用湿法作业,从源头控制施工扬尘产生量。 ②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车辆行驶路线,避让居民集中区,加强道路管理和维护,做到路面常年平坦、无损、经常清扫,按时洒水。 ③运输土方和建筑材料采用封闭运输,车辆不应装载过满,以免在运输途中震动洒落。 ④施工作业应尽量避开大风天气,并且定期对施工区和交通沿线洒水降尘,在大风、干燥日则加大洒水量及洒水次数。 ⑤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堆土区及时进行植被恢复。 (2)燃油废防治措施 ①选用符合国家有关环境标准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尽量选用低能耗、低污染排放的施工机械和车辆,对于废气排放超标或排放量大的车辆,应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②运输车辆和以燃油为动力的施工机械应使用合格燃料,严禁使用劣质燃油,同时合理布置运输车辆行驶路线,保证行驶速度,减少怠速时间,以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 ③加强对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维修保养,禁止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和运输车辆超载,保持设备在正常良好的状态下工作。 (3)运输车辆废气防治措施 ①密闭、包扎、覆盖运输沙土等散体材料、粉状物料,避免沿途漏撒,控制扬尘污染,并清扫车轮泥土等,减少运输扬尘的产生; ②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交通运输车辆,严禁冒黑烟,以减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③运输车辆在经过居民点时,减缓车速;在进入施工场地后减速行驶,行驶车速不大于15km/h,以减少施工场地扬尘。 经以上防治措施确保项目建设对项目及运输道路两侧敏感点的大气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5、声环境 ①施工单位应采用噪声水平满足国家相应标准的低噪声施工机械,或采用隔声带、消声器等设备,控制机械噪声源强。 ②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加强施工噪声的管理,做到预防为主,文明施工,最大程度减轻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③本工程塔基在建设过程中应依法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避免对周围居民产生影响。 ④在施工过程中,强噪声源应尽量设置在远离敏感点的地方,减少扰民现象的发生。 ⑤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尽量缩短施工工期。 ⑥运输车辆在途经居民区时,应尽量保持低速匀速行驶。 6、固体废物 ①土石方 线路工程产生的土石方全部回用于绿化或基础平整使用,无废弃土石方量产生。土石方挖填过程中需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设置临时围挡和截排水设施。表土应单独堆放,周边砌袋装土进行临时围挡,表土堆表面采用彩条布临时防护,周围根据地形设置简易排水沟,及时进行表土回填利用,减少堆放时间。 ②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经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 ③建筑垃圾 本项目建设产生的少量废弃建筑垃圾经分类收集后,其中废混凝土、废石料等用于场内道路铺设,废金属、废木料、废纸、****回收站,不能利用的废物收集后统一运送到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处置。 二、营运期的污染防治措施 1、生态环境 (1)在线路维护和检修中仅对影响安全运行的树木进行削枝,不进行砍伐。 (2)建设单位应对线路巡线工作人员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严禁猎杀野生动物,禁止非法破坏植被; (3)对塔基处加强植被的抚育和管护。 (4)在线路巡视时应避免带入外来物种。 (5)在线路巡视时应留意电晕发生相对频繁的输电线路段,及时联系工程建设方进行线路维护,保证在此附近活动的动物安全。 2、电磁环境保护措施 ①线路选择时尽量避开敏感点,与其它电力线、通信线、公路等交叉跨越时严格按规程要求留有净空距离。 ②在线路运行后,定期巡检,避免因线路故障造成工频电磁场异常增大,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③采用良导体的钢芯铝绞线,减小静电感应、对地电压和杂音。 ④本工程220kV输电线路在非居民区导线离地距离6.5m、在经过居民点小坪地村二十八组王伟胜家与雨界村五组冯才吉家时导线离地距离不低于11.5m,在经过**村三组袁**家时导线离地距离不低于14.5m,经过其他居民区时导线离地距离不低于10.5m,可满足《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和《电磁环境控制标准》(GB8702-2014)要求。 ⑤严格按照《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选择了相导线排列形式,导线、金具及绝缘子等电气设备、设施,提高加工工艺,防止尖端放电和起电晕。 ⑥对员工进行电磁环境影响基础知识培训,在巡检带电维修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暴露在电磁场中的时间; ⑦线路杆塔上设置警示标志,线路及杆塔下方严禁长时间停留; ⑧线路廊道征地范围内禁止**任何建筑物。 ⑨建立健全环保管理机构,搞好工程的环保竣工验收工作。 3、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不产生废气,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4、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不产生废水,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5、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架空线路架设高度达到设计规范高度,基本不影响外环境。但还应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降低噪声影响。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积和相导线结构,降低线路的电晕。在满足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导线对地高度,降低线路运行产生的噪声影响。 6、固体污染物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废主要为运行维护更换的绝缘子等金属,经统一收集后交由厂家直接回收。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报批稿(公示版) | | |||||
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 | ****生态环境厅窗口0851-****7058 (反馈时间:自本公示生成后5个工作日内) |
注:根据《建设****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有关规定,上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不含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