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山金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治理工程
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911********382136C | 建设单位法人:董金波 |
聂孟圣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自治区**市**市 |
**市得耳布尔镇林海路军民街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尾矿库治理工程 | 项目代码:|
建设性质: | |
2018版本:102-污染场地治理修复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N7726-N7726-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服务 |
建设地点: | **自治区**市**市 得耳布尔镇西南15km处 |
经度:120.86178 纬度: 50.92247 | ****机关:****环境局 |
环评批复时间: | 2022-05-30 |
呼环审〔2022〕2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 |
2024-07-27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7358.749 |
4489.699 | 运营单位名称:**** |
911********382136C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泓瑞****公司 |
****0105MA13PB0Y6G | 验收监测单位:******公司 |
****0104MA0N002N9P | 竣工时间:2024-10-01 |
调试结束时间: | |
2024-11-27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4-12-25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https://gongshi.****.com/h5public-detail?id=427523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环境治理 | 实际建设情况:环境治理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规模
①新库内库后干堆尾砂区域和征地范围内铺设HDPE防渗膜,厚1.5mm,并与库内原防渗膜相接。 ②老库与新库之间区域全部铺膜防渗,并做排渗盲沟导渗系统;新库堆积坝外坡全部铺膜,与新库和老库之间的防渗膜相接。 ③老库剩余尾砂倒运至新库和老库之间的区域后,老库内清基至原地表层,铺膜防渗,逐步向老库初期坝方向顺序铺设,终期铺设至老库初期坝内坡坡顶,实现全库铺膜防渗,满足老库治理后的环保要求。 ④尾矿库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主要防渗措施采取HDPE 土工膜。HDPE 土工膜规格为2mm,土工膜下部设0.2m 砂石土垫层,膜上为0.3m 砂石土保护层HDPE 土工膜。渗透系数≤1×10-7cm/s。 | 实际建设情况:①库底防渗层底部设置碎石排渗盲沟。排渗盲沟沿库底铺设,与库区东侧排渗盲沟集水池相连接,断面尺寸为B×H=5m×1.5m,长度为650m,盲沟外壁四周用300g/m2土工布包裹,顶部可利用库底防渗层,库底防渗结构为碎石层150mm+1布1膜(300g/m2-1.5mmHDPE)+砂石土层150mm。渗透系数≤1×10-7cm/s。 ②尾矿库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全库铺膜防渗,新库、老库防渗相连接,主要防渗措施为碎石层150mm+1布1膜(300g/m2-1.5mmHDPE)+砂石土层150mm。渗透系数≤1×10-7cm/s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生产工艺
分散多管湿排 | 实际建设情况:分散多管湿排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1)合理安排工期,尽量使土石方开挖等对土层扰动大的作业期避开大风季节,以减轻扬尘影响;施工单位应制订土方施工处理计划,开挖的土石方应及时回填或运到指定堆土场堆放,并及时夯实。 (2)施工场地定期洒水,防止扬尘产生,有风日加大洒水量及洒水次数;散装物料装卸应尽可能降低落差、轻装慢卸,车辆上应覆盖篷布;车辆出工地前应尽可能清除表面粘附的泥土等。散装易起尘物料应尽可能避免露天堆放,若露天堆放应加以覆盖。 (3)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应低速或限速行驶,减少产尘量;施工场地内运输通道及时清扫、洒水,****车行驶扬尘;运输车辆要求减速慢行;临时性用地使用完毕后应恢复植被,防止扬尘、水土流失。 (4)建设单位应配置洒水车辆,可收集利用施工废水在运输道路和施工区定时洒水,干旱、多风季节可增加洒水次数(一般天气状况应不少于3次/日,大风日应加大洒水频率),以保持地面和空气湿润,减少起尘量。 (5)使用产尘量较少的焊接方法;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减少焊接次数;设置施工围挡,采用围挡降尘等措施可有效的减缓焊接废气对周围空气环境的影响。 运营期:春夏秋季节,企业拟派专人负责对尾矿库进行洒水降尘,设备采用移动式喷淋水枪,大风天气增加洒水量与洒水频率。并在尾矿库干滩处布设可移动式喷洒水管网,管网铺设距离间距为5m,水源来自库外集水池,保证大风天气尾矿砂含水率 15%以上,尾矿渣不起尘。在所有干滩处均铺设防尘网,不能有裸露的干滩存在,以控制风速、抑制扬尘。防尘网采用柔性抑尘网,紧贴干滩表面铺设,边缘采用沙袋压实。 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1)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北侧选矿厂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2)施工废水设置一个简易沉淀池,位于施工场地东侧,容积约 10m3 ,施工废水经简易沉淀池沉淀处理后,用于场地洒水降尘。 运营期:本项目库内雨水和尾矿渗水除部分蒸发外,剩余部分全部通过排渗井收集后进入下游集水池内,通过水泵送至选矿厂高位水池,回用于选矿,不外排。本项目建有排渗盲沟用于防渗膜下地下水的导排,排渗盲沟出口与下游集水池相连,排渗盲沟出水收集后回用于选矿生产。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1)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 (2)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3)合理安排施工时段,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使用; (4)运输车辆进入厂区,减速行驶、禁止鸣笛; 运营期:本项目在运营过程中,主要噪声源是回水系统水泵,噪声源很少,且噪声值 不高,声级为 80dB(A),通过选用低噪音设备,对高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振、 厂房隔声措施进行降噪。 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1)生活垃圾 由于尾矿库离选矿厂较近,因此不在尾矿库施工区设置施工人员办公生活区,施工人员办公生活依托选矿厂,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于选矿厂内垃圾收集点,定期清运。 (2)剥离表土 扩建工程对四周山体进行防渗处理之前,需要进行表层土剥离,表土剥离厚度约 30cm ,堆放在选厂锅炉房南侧的现有表土堆场,用于**生态恢复。库底平整施工时产生的土石方移挖作填,不产生多余弃方。 运营期:项目运营依托选矿厂现有人员,不新增劳动定员,无新增生活垃圾,项目运行过程不产生固废。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1 、要求企业在施工之前,先将施工场地表土剥离、单独堆放,剥离厚度约为 0.3m 。堆放在选厂锅炉房南侧,土堆表面采取洒水、撒播披肩草、无芒雀麦、早熟禾草籽等生态防护措施,待闭库后,用于尾矿库的复垦。表土使用完成后对表土堆场进行植被恢复。 2 、为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占地,施工场地四周设置网围栏, 明确活动范围,控制直接占地,保护森林生态系统。项目施工期应利用项目区内现有的生活设施,不单独建设生活区。其他施工临时占地布设在永久占地范围内, 不新增临时占地。 3 、凡受到施工车辆、机械破坏的地方均要进行土地平整,并在 5-8 月份进行植树、种草工作,树种选择落叶松、樟子松、白桦、稠李等,草种选择披肩草、无芒雀麦、早熟禾等混播,保持地表原有的稳定状态,其造林成活率要达到70% 以上;植被总体恢复系数要达到 95%以上。 4 、加强对施工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管理,做好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禁止任何形式的狩猎行为,保护野生动物;在直接占地以外,不准随意砍伐、破坏树木和植被,不准乱挖、滥采野生植物,禁止惊扰和捕杀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植物**。 运营期:(1)在项目区周围植树种草,绿化、美化**环境,减小对周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2)尾矿库库区周边布置截洪沟,减少入库洪水。为避免山坡及坝坡降雨径流水冲刷堆积体,堆积坝外坡设纵横排水沟。 (3)尾矿库库区雨洪水流至坝下集水池,泵送至选厂高位回水池,再进入生产工艺流程重复利用,库区废水不外排,防止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4)尾矿库周边已设置水质监控井,正常运行期间应加强监测。 (5)项目尾矿经浓密后排入现有尾矿库,运营期间,项目尾矿采用湿排形式,排放管可横向移动,不定期的冲刷干滩处,湿矿浆可以对滩面进行水封,可有效抑制扬尘的产生,进而防止尾矿库无组织扬尘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6)本次设计尾矿堆积坝为上游法筑坝,分 8 期子坝堆筑,坝高 53m ,共 分 8 个台阶,台阶顶宽 5m 。 | 实际建设情况: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落实。 (1)合理安排工期,开挖的土石方运到新尾矿库主坝下游表土场,并及时平整夯实。 (2)施工场地定期洒水,土方清运车辆覆盖篷布。 (3)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限速行驶;施工场地内运输通道及时清扫、洒水;临时性用地使用完毕后进行了植被恢复。 (4)建设单位配置洒水车辆,在运输道路和施工区定时洒水。 (5)施工期设置有施工围挡。 运营期:尾矿采用分散多管湿排方式,排放管可横向移动,宋子文负责对尾矿库进行洒水降尘,设有2量洒水车配备高压移动式喷淋水枪,并在尾矿库干滩处布设可移动式喷洒水管网,所有干滩处均铺设防尘网,防尘网采用柔性抑尘网,紧贴干滩表面铺设,边缘采用沙袋压实。 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落实。 施工车辆冲洗废水及施工产出的泥浆水依托山金矿业相关设施经沉砂池处理后回用,不外排;施工人员从山金矿业分流,生活****处理站处理,处理后用于**生产及绿化,不外排。 运营期:落实。 库内表层废水排水系统采用排水井-涵管的排水方式。现有1#、2#排水井依托现有,老库区域**了3#排水井。**排水涵管长度564m,**至老尾矿库下游的**3000m3集水池。 碎石层中设塑料盲沟收集渗滤液,排渗盲沟沿库底铺设,与上游在用尾矿库库底的排渗盲沟相连接,断面尺寸为B×H=5m×1.5m,长度为650m,排渗盲沟内布置4根MY150塑料盲沟,排渗盲沟与DN150HDPE管相连,经初期坝底部通往坝外3000m3集水池。 全库整体防渗,防渗结构由下往上为碎石层150mm+1布1膜(300g/m2-1.5mmHDPE)+砂石土层150mm。渗透系数≤1×10-10cm/s。 两座集水池采用混凝土结构,采用C30混凝土,内设1布1膜(300g/m2-1.5mmHDPE),渗透系数≤1×10-10cm/s。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落实 选用了低噪声的施工机械;施工时段为昼间6点12点,14点-18点。厂区内设置了减速行驶、禁止鸣笛标牌。 运营期:落实 本项目水泵安装于水泵房内,间歇性运行,采取基础减振、 厂房隔声措施进行降噪。 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落实 表土暂存于新尾矿库主坝下游表土场,并及时平整夯实,已用于**生态恢复,验收期间厂区内未见多余弃方。施工人员从山金矿业分流,依托于山金矿业将这些施工垃圾****处理场统一处理,建设期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垃圾场。 运营期:落实 运营期人员从山金矿业分流,依托于山金矿业将生活垃圾****处理场统一处理。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落实 ①施工场地表土剥离、单独堆放于现有表土场,用于后期生态恢复,土堆表面采取洒水、撒播苜蓿、紫花苜蓿、柳兰等生态防护措施。 ②施临时占用地均设置在原有尾矿库内,尽可能地减少对植被破坏,施工场地四周设置了网围栏。 ③施工期无废水外排行为。 ④施工场地表土剥离、单独堆放于新尾矿库主坝下游表土场,土堆表面采取洒水、撒播苜蓿、紫花苜蓿、柳兰等生态防护措施。 对施工完成部分边坡,采用人工将草种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沿坝坡横向整排撒播推进,单位播种量80kg/hm2,每撒播段完工后,再用人工拍压,以使草种稳定,不流失,种草完成后,进行施肥和养护,恢复因施工造成的生物量损失。 ⑤对施工人员进行了动物保护宣传教育,验收期间未见伤害野生动物行为迹象。 运营期:落实 (1)对平台、边坡进行了植被恢复,草籽采用苜蓿、紫花苜蓿、柳兰等混合料,单位播种量80kg/hm2,每撒播段完工后,再用人工拍压,以使草种稳定,不流失,种草完成后,进行施肥和养护,恢复因施工造成的生物量损失。 (2)**浆砌石结构截洪沟,长度为 2844m, 截洪沟布置于整体尾矿库北侧、西侧和南侧,顺地势延伸至下比利亚谷。 (3)库内表层废水排水系统采用排水井-涵管的排水方式。现有1#、2#排水井依托现有,老库区域**了3#排水井。**排水涵管长度564m,**至老尾矿库下游的**3000m3集水池,废水泵送至选矿厂高位水池内,回用于选矿工段,验收期间未见外排现象。 (3)沿地下水流向尾矿库的上下游共布设六口地下水跟踪监测井,在排渗盲沟出口处设置一个水质监测点。 (4)尾矿采用分散多管湿排方式,排放管可横向移动,宋子文负责对尾矿库进行洒水降尘,设有2量洒水车配备移动式喷淋水枪,并在尾矿库干滩处布设可移动式喷洒水管网,所有干滩处均铺设防尘网,防尘网采用柔性抑尘网,紧贴干滩表面铺设,边缘采用沙袋压实。 (5)目前堆积坝标高866m,坝高48m。尾矿堆积坝为上游法筑坝,分期子坝堆筑,每期堆积子坝为废石碾压坝,顶宽5m,外坡比1:2.75,总坡比1:4.0。堆积坝外坡设纵横排水沟,浆砌石结构。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其他
老库现有尾砂量75万m3,设计回采35万m3,剩余40万m3。老库尾砂采用挖机回采装载,汽车转运方式运输至新库后堆存。倒运尾砂均采用分区域顺序干堆分层碾压排放,为不影响库内正常放矿运行和回水跑浑,控制干堆体与排水井距离不小于30m。老库内剩余尾砂量约40万m3,采用库内南北分两部分区域及老库与新库之间的区域周转堆放及施工防渗和排洪系统。 | 实际建设情况:老尾矿库中75万m3尾砂全部用于新尾矿库拟环库干堆筑坝。 |
根据中国****设计研究院****公司出具的《****尾矿库治理及扩建工程安全设施设计》文件中堆积坝建设方式为: 初期坝下游整个干堆区沿初期坝外坡至库底及拦挡坝内坡均铺设土工膜防渗。尾矿干堆为分层碾压堆筑,碾压密实度按不低于92%控制。 该安全设施设计文件于2020年1月7****管理局以根应急字[2020]3号文件进行了批复。设计文件中指出:初期坝下游尾矿的干堆排放,等同于对新尾矿库的压坡加固作用,促进了坝体的安全稳定。 根据**交通建设****公司2023年年出具的《****尾矿库治理及扩建工程压实度试验检测报告》(报告编号:BG-2023-YSD-02-001)中的数据可知实测压实度均大于95%。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3、污染物排放量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1 | 集水池 | / | 在老尾矿库堆积坝东侧约 50m处,**一座混凝土结构与排渗盲沟出口链接的集水池,容量为3000m3;在与排渗盲沟出口链接的集水池南侧约200m处**一座混凝土结构与排洪涵管链接的集水池,容量为3000m3。集水池为钢筋砼结构,采用C30混凝土,池底及池壁均用1布1膜(300g/m2-1.5mmHDPE)做防渗处理,根据****测试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内容可知,渗透系数≤1×10-10 cm/s。废水全部回用,不外排。 | / |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1 | 人工喷淋水枪+柔性防尘网+洒水车三重抑尘措施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无组织浓度排放限值 | 尾矿采用分散多管湿排方式,排放管可横向移动,宋子文负责对尾矿库进行洒水降尘,设有2量洒水车定时洒水,所有干滩处均铺设防尘网,防尘网采用柔性抑尘网,紧贴干滩表面铺设,边缘采用沙袋压实,有效降低尾矿库无组织扬尘的产生。 | 2024年11月15日******公司对本项目出具了《****尾矿库扩建项目检 验 检 测 报 告》内容,报告编号:MHF****0416,通过对项目无组织污染源进行污染物排放检测,验收监测期间,尾矿库边界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监测值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无组织浓度排放限值。项目采取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合理,治理效果较好。 |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1 | 基础减振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 | 通过选用低噪音设备,对高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振、 厂房隔声措施进行降噪 | 2024年11月15日******公司对本项目出具了《****尾矿库扩建项目检 验 检 测 报 告》内容,报告编号:MHF****0416,噪声监测结论:验收监测期间,本项目尾矿库四个边界的昼间噪声在53-55dB(A)之间,夜间噪声在46-48dB(A)之间,昼间、夜间噪声等效声级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 |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1 | 尾矿库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全库防渗,主要防渗措施采取HDPE 土工膜。HDPE 土工膜规格为2mm,土工膜下部设0.2m 砂石土垫层,膜上为0.3m 砂石土保护层HDPE 土工膜。渗透系数≤1×10-7, | 尾矿库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全库铺膜防渗,新库、老库防渗相连接,主要防渗措施为碎石层150mm+1布1膜(300g/m2-1.5mmHDPE)+砂石土层150mm。渗透系数≤1×10-10cm/s。 |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1 | 项目依托于山金矿业将施工垃圾****处理场统一处理,建设期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垃圾场。 | 已落实,经调查项目施工人员从山金矿业分流,待施工结束后,依托于山金矿业将这些施工垃圾****处理场统一处理,建设期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垃圾场。 |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1 | 工程结束后,老库进行封场和植被恢复,并在封场过程中委托有资质机构设计截排水设施。取以上措施后可以有效控制工程建设过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范围,减缓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取以上措施后可以有效控制工程建设过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范围,减缓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 | 经调查,建设单位制定有复垦方案,尾矿库库区周边布置截洪沟,减少入库洪水。为避免山坡及坝坡降雨径流水冲刷堆积体,堆积坝外坡设纵横排水沟。采用人工对坡面进行平整,平整深度0.3m。平整后种植**杜鹃、大叶蔷薇等灌木等,草种选择披肩草、无芒雀麦、早熟禾等混播,每公顷播撒草籽80kg。 本项目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工程,属非污染型项目。由于尾矿库周围无特殊生态保护目标,尾矿库占地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有限,同时本项目采取有效尾矿扬尘控制措施,项目运行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
表7 风险设施
1 | ①在库底防渗层底部设置碎石排渗盲沟。 ②库区进行全面防渗处理。 ③观测设施,该尾矿库为四等别尾矿库,设计针对尾矿库的实际情况采用人工观测的方式,观测内容包括坝体位移、浸润线、库水位、干滩、水质和视频监控等。 ④水质监测设施,在尾矿库及周边共设三口监测井。分别为:第一口井设于尾矿库边界上游,作为对照井;第二、三口井分别设于库区下游地下水流向外约10m 处及150m,作为监测井。 | ①库底防渗层底部设置碎石排渗盲沟。排渗盲沟沿库底铺设,与库区东侧排渗盲沟集水池相连接,断面尺寸为B×H=5m×1.5m,长度为650m,盲沟外壁四周用300g/m2土工布包裹,顶部可利用库底防渗层,库底防渗结构为碎石层150mm+1布1膜(300g/m2-1.5mmHDPE)+砂石土层150mm。渗透系数≤1×10-10cm/s。 ②尾矿库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全库铺膜防渗,新库、老库防渗相连接,主要防渗措施为碎石层150mm+1布1膜(300g/m2-1.5mmHDPE)+砂石土层150mm。渗透系数≤1×10-10cm/s ③坝体位移观测设施在初期坝顶831m布置3处,坝体位移人工检测为每周1次,在线监测系统汛期自动测量周期为3小时,非汛期为6小时。在坝顶、尾矿堆放和排水涵管进、出口部位设置高清摄像头,24小时对尾矿库进行监控。 ④沿地下水流向尾矿库的上下游共布设六口地下水跟踪监测井,在排渗盲沟出口处设置一个水质监测点。 |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环保搬迁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区域削减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工程结束后,老库进行封场和植被恢复,并在封场过程中委托有资质机构设计截排水设施。取以上措施后可以有效控制工程建设过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范围,减缓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取以上措施后可以有效控制工程建设过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范围,减缓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经调查,建设单位制定有复垦方案,尾矿库库区周边布置截洪沟,减少入库洪水。为避免山坡及坝坡降雨径流水冲刷堆积体,堆积坝外坡设纵横排水沟。采用人工对坡面进行平整,平整深度0.3m。平整后种植**杜鹃、大叶蔷薇等灌木等,草种选择披肩草、无芒雀麦、早熟禾等混播,每公顷播撒草籽80kg。 本项目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工程,属非污染型项目。由于尾矿库周围无特殊生态保护目标,尾矿库占地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有限,同时本项目采取有效尾矿扬尘控制措施,项目运行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
/ |
功能置换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其他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 |
/ |
/ |
/ |
/ |
/ |
7、验收结论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
招标导航更多>>
工程建筑
交通运输
环保绿化
医疗卫生
仪器仪表
水利水电
能源化工
弱电安防
办公文教
通讯电子
机械设备
农林牧渔
市政基建
政府部门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