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口水电站水光互补一期项目水光牧互补光伏电站
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915********870221H | 建设单位法人:孙文良 |
王红梅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省**市 |
**市**区双林路288号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电站水光互补一期项****电站 | 项目代码:|
建设性质: | |
2021版本:090-陆上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不含居民家用光伏发电);其他电力生产(不含海上的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等发电)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D4416-D4416-太阳能发电 |
建设地点: | **省****县 **省****县西部柯拉乡 |
经度:295416.491 纬度: ****841.503 | ****机关:****环境局 |
环评批复时间: | 2022-12-06 |
甘环发〔2022〕304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无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 534000 |
1338.97 | 运营单位名称:******公司 |
****0681MA1MU7W13M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
915********66703X2 | 验收监测单位:****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
913********920718C | 竣工时间:2024-10-01 |
调试结束时间: | |
2024-12-02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4-12-27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https://www.****.cn/gtylj/gsyw/lykf/hbgs/webinfo/2024/12/173********63516.htm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 | 实际建设情况:** |
未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规模
装机规模为 1000MW | 实际建设情况:装机规模为 1000MW |
未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生产工艺
电池组件及方阵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经汇流箱、逆变器、箱变后进入2座220kV升压站。 | 实际建设情况:电池组件及方阵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经汇流箱、逆变器、箱变后进入2座220kV升压站。 |
未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落实动物通道、表土剥离、生态恢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系统等。 | 实际建设情况:落实动物通道、表土剥离、生态恢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系统等,****中心及机修厂,无医疗废水、机修废水产生,取消了医疗废水及机修废水处置措施,同时增加施工营地数量,生活污水处理措施增加。 |
****中心及机修厂,无医疗废水、机修废水产生。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其他
光伏电站总共包含 312个光伏方阵,其中 120 个 3.2MW平单轴方阵和 192 个固定式方阵。每个 3.2MW 固定式子阵,总并联 272 串光伏组串,每串光伏组串串联 26 片 545Wp 单晶硅双面组件,共接入 15 台 196kW逆变器。53MW/106MWh 构网型储能系统。 | 实际建设情况:实际建设为 120 个 3.2MW 平单轴光伏方阵和 192 个固定式光伏方阵,每个 3.2MW 固定式子阵,总并联 272 串光伏组串,每串光伏组串串联 26 片 545Wp 单晶硅双面组件,共接入 15 台 196kW逆变器。光伏区调整,实际建设过程中材料、工艺进一步优化,使用了高效 545Wp 组件。 |
实际建设过程中材料、工艺进一步优化,使用了高效 545Wp 组件。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3、污染物排放量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1 | 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系统 | 禁止排放 | 施工期,****电站水光互补一期项目 5 处施工营地、1 处业主管理营地均落实了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系统,生活污水经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系统处理后,回用于周边林草 边林草地浇地浇灌,未外排。由于工程处于高寒高海拔地区,考虑环保厕所运行难度较大,未设置环保厕所,依托周边村民已有设施进行处置。运行期,1#、2#升压站均落实了化粪池及生活污水 一体化处理系统,**站、庆达站生活污 水一体化处理系统分别采用 A/O、MBR 工艺,设备型号分别为 MMWS-SHWS- 10、KMYTH-20T1D,处理规模分别 10m3/d、20m3/d。生活污水经化粪池、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系统处理后,出水回, 用于升压站绿化及周边林草地浇灌,未外排。 | 施工期开展1期,运行期开展1期。 | |
2 | 光伏板清洗废水 | 无 | 工程尚未清洗光伏板,暂无废水产生,后续产生的清洗光伏板废水直接排放于场内植物浇灌,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 未检测 |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1 | 施工扬尘防治措施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 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 建设单位统筹管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优先选择先进、低尘施工工艺;钻孔设备选用带除尘器设备除尘;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运输过程采用封闭运输;加强场地管理和维护,保持场地平坦清洁,无雨日洒水降尘;选用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的施工机械,使用符合标准的油料或清洁能源,使其排放的废气能够达到国家标准;及时报废落后的机械设备及车辆;加强临时堆场场地清扫及密目网苫盖减少扬尘影响,合计铺设密目网 0.52hm2;对涉及高扬尘施工人员发放劳保用品。 | 施工期监测1期 | |
2 | 交通运输扬尘防治措施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 车辆运输时,减速慢行,顶部加蓬密闭,道路及时清洁;配备公路养护、维修、清扫队伍,使道路常年处于良好的运用状态,削减车辆运输产生的扬尘;选用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并且安装排气净化器,使用符合标准的油料或清洁能源,使其排放的废气能够达到国家标准。 | 施工期监测1期 |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1 | 声环境防治措施 |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 工程施工期间,通过避让措施,合理规划施工布置,将高噪声设备尽量布置在远离敏感点和动物频繁活动的区域;合理规划施工时间,未在午间、夜间等敏感时段进行高噪声施工;选用设备均满足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并加强设备的日常养护工作,确保正常运行;通过限速禁鸣减少交通噪声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根据调查,未发生噪声扰民事件。 | 施工期监测1期 | |
2 | 运行期噪声防治措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 中的 2 类标准要求。 | 升压站四周修建高 2.5m 的围墙,减缓噪声传播,升压站、箱变选型均选用低噪声设备,从声源减少运营噪声。同时,根据验收阶段环境监测报告,1#升压站及 2#升压站四周厂界环均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 中的 2 类标准要求。 | 运行期监测1期 |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1 | 重点防渗区采取防腐防渗措施。 | 已落实事故油池及升压站危废暂存间的防腐防渗措施。箱式变压器,箱式变压器均单独设置了事故油池,事故油一旦发生泄漏,将会进入成品事故油池,不会对地下水造成不利影响。 | |
2 | 简单防渗区对基础以下采取原土夯实、混凝土地面硬化。 | 升压站除重点防渗区外的其他区域均将原土夯实,并进行了混凝土地面硬化,落实了防渗措施。 |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1 | 设置垃圾桶、垃圾暂存点,面积收集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填埋场处理。 | 施工期,业主管理营地及 5 个施工营地分别设置了垃圾桶用于收集生活垃圾,并委托****、理****服务中心定期对工区生活垃圾进行清运至环卫部门指定位置处置。 | |
2 | 建筑垃圾由建设单位运送到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理点进行处理。 | 项目在安装光伏板的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产品及废包装材料由原生产厂家回收利用作无害化处理;建筑垃圾尽可能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水泥块、碎砖进行路基填筑。 | |
3 | 规范修建危废暂存间,用于危废贮存,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回收处置。 | 危险废物采用危废暂存间规范贮存,危废暂存间对地面及墙体落实了防渗措施,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落实了标识标牌,危废废物委托******工厂定期转运、处置。 |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1 | (1)避让和减缓措施 1)划定施工活动范围,加强施工监理。 2)优化施工道路的布设,禁止随意碾压。 3)施工期工程开挖后及时平填。 3)项目全阶段均应做好施工废水、弃渣、固废的收集和处理工作。 4)施工期对场区内 的原料堆场和临时堆土场、运输粉末样散料的车辆应用防尘篷布遮盖严实,并定期进行洒水。 (2)恢复与补偿措施 1)进行表土剥离,施工后期用于恢复植被覆土。 2)剥离草皮就近运输至指定堆存点并防护。 3)根据气候条件温度,适时撒播到已备好的表土区内。 4)距离河道较近工程施工过程中及时进行生态修复,恢复河流区岸边植被。 5)科学研究 建议在植被恢复时开展高寒高海拔植被恢复科研项目。 (3)制定生态环境 保护方案、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生态的管理。 (4)加强工作人员管理 禁止工作人员私自采摘松茸。若遇其他珍稀野生植物或真菌,应停止施工活动,并上报林业主管部门,请示处理措施。 | (1)避让和减缓措施 1)施工过程中严控施工红线,各参建单位未在红线以外区域施工,并将施工监理合同中纳入环境保护相关监理工作,二滩-**院联合体工程监理单位设有有专业的环境监理员。 2)优化施工道路布设,评阶段规划进站道路 21.31km,光伏区道路为92.79km,实际建设进站道路 19.09km,光伏阵列区道路 66.7km,减少进站道路2.22km,光伏列阵区道路 26.09km。 3)项目在安装光伏板的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产品及废包装材料由原生产厂家回收利用做无害化处理;建筑垃圾能回收利用的,全部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水泥块、碎砖进行路基填筑。 4)施工期对场区内的原料堆场和临时堆土场均落实了防水篷布苫盖措施,运输粉末样散料的车辆应用防尘篷布遮盖严实,运输商品混凝土采用封闭运输,并在非雨日每日定期洒水降尘,减少扬尘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5)为减小设备对草皮的碾压,采用棕榈垫对草皮进行铺设,共计铺设15.63hm2。 (2)恢复与补偿措施 本项目剥离表土面积 17.21hm2 ,剥离厚度约 5~10cm,共计剥离表土 1.29 万 m3 。剥离的表土就近运至规划表土堆存场,并采取相应管护措施。由于本项目场址范围大、运输距离较远。在场址范围内分散布设 6 处草甸堆存场,共计剥离草甸24.35hm2,草甸厚度约 10~20cm。剥离的草甸就近运至规划草甸堆存场,并采取管护措施。养护用水采用水车运至各堆存场,平均运距约 8.5km,结合表土剥离及后期回覆区域,与草甸堆存场相邻布设,在场址内分散布设 3 处表土堆存场。堆存场均布设于项目征地红线范围内,减少新增占地,分别位于 1#场址东北部草甸堆存场附近、2#升压站草甸堆存场附近、5标阵列区草甸堆存场附近。堆存场均布设于项目征地红线范围内,减少新增占地。施工结束后,及时开展了升压站、光伏阵列区、集电线路区、道路区、施工临时设施区、草皮堆存区、表土堆存区生态恢复工作,合计投资 1362.08 万元。同时,****学院****研究院开展****电站生态效应评估与护修对策研究工作。 (3)建设单位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电站水光互补一期项目环****委员会加强对生态的管理。 (4)建设单位禁止各参建单位工作人员采食松茸,并通过现场巡查、教育培训等方式,强化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施工期间,未发现其他珍稀野生植物或真菌。 | |
2 | (1)避让措施和减 缓措施 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次序,防止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扰。 2)尽可能避开雨季施工,防止水土流失对动物栖息的破坏。 3)为防止对区域内鸟类繁殖和育雏造成影响,施工过程中若发现鸟卵和未离巢的幼鸟应及时****管理部门进行救护。 4)加强施工人员的各类卫生管理(如个人卫生、粪便和生活污水),禁止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减少水体污染。 5)限制施工人员的活动区域,禁止施工人员在施工区以外的区域活动。 (2)恢复与补偿措施 工程完工后尽快做好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 (3)管理措施 1)施工期间加强废弃物的防护,加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放管理,减少水体污染;做好工程完工后生态的恢复工作。 2)项目施工期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发现野生动物,应加强保护,严禁猎杀野生动物。 3)在工程建设中加强野生动物管理、保护和监测,设置相应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4)对重点保护野 生动物保护措施在鸟类产卵等野生动物繁殖季节(4~7月)需特别注意噪声管理。严格施工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控制水源和土壤污染,减少施工对土壤线虫等动物群落的影响。通过加强宣传和监管,增强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 | (1)避让措施和减缓措施 1)施工期合理安排时间及次序,避免野生鸟类和兽类外出觅食及休息时间的高噪声施工。尽可能缓解施工噪音对区域内动物的影响等。 2)规避雨季及雨日施工,减少施工期对厂区土壤的破坏,避免水土流失对动物栖息的破坏。 3)定期开展现场巡查,重点针对施工区域内鸟卵、未离巢的幼鸟及受伤的野生动物。截至目前,施工区内未发现鸟卵、未离巢的幼鸟及受伤的野生动物。 4)项目各标段均采用商品混凝土,均采用封闭运输,生活污水采用一体化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出水会用于林草地浇灌,尽可能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5)****严控施工红线,禁止各参建单位在红线以外区域施工,并将施工监理合同中纳入环境保护相关监理工作。 (2)施工结束后,及时开展了升压站、光伏阵列区、集电线路区、道路区、施工临时设施区、草皮堆存区、表土堆存区生态恢复工作,合计投资 1362.08 万元。 (3)管理措施,2022 年 6 月,以“柯拉光伏〔2022〕9 号”****电站水光互补一期项目环****委员会,****电站水光互补一期项目环境管理工作。2023年 9 月,由于人员调动,以“柯拉光伏〔2023〕219 号”****电站水光互补一期项目环****委员会。同时 (4)对重点保护野生动****水电站水光互补一期项目鸟类繁殖季节(4~7 月)减少高噪声作业,施工期生活污水均采用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出水回用于周边林草地浇灌,未外排,未对周边水源、土壤造成不利影响。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生态环境宣传培训工作,并加强现场巡视检查,尽可能避免工程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
表7 风险设施
1 | 所有的处理设施设备严格按照设计进行建设、安装、运行,并且加强设备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做好相关记录。每天记录废水处理工艺参数,并将其备案。 | 升压站主变下放设置了事故油池、箱变均落实了成品事故油池,并配备应急物资。施工期,****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电站水光互补一期项****电站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于 2022年 11 ****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管理局、****环境局、县发改局相关领导及评审专家组召开了专家评审视频会议。运营期尚未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环保搬迁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区域削减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1)进行表土剥离,施工后期用于恢复植被覆土。 2)剥离草皮就近运输至指定堆存点并防护。 3)根据气候条件温度,适时撒播到已备好的表土区内。 4)距离河道较近工程施工过程中及时进行生态修复,恢复河流区岸边植被。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本项目剥离表土面积 17.21hm2 ,剥离厚度约 5~10cm,共计剥离表土 1.29 万m3 。剥离的表土就近运至规划表土堆存场,并采取相应管护措施。由于本项目场址范围大、运输距离较远。在场址范围内分散布设 6 处草甸堆存场,共计剥离草甸24.35hm2,草甸厚度约 10~20cm。剥离的草甸就近运至规划草甸堆存场,并采取管护措施。养护用水采用水车运至各堆存场,平均运距约 8.5km,结合表土剥离及后期回覆区域,与草甸堆存场相邻布设,在场址内分散布设 3 处表土堆存场。堆存场均布设于项目征地红线范围内,减少新增占地,分别位于 1#场址东北部草甸堆存场附近、2#升压站草甸堆存场附近、5标阵列区草甸堆存场附近。堆存场均布设于项目征地红线范围内,减少新增占地。施工结束后,及时开展了升压站、光伏阵列区、集电线路区、道路区、施工临时设施区、草皮堆存区、表土堆存区生态恢复工作,合计投资 1362.08 万元。 |
/ |
功能置换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其他
变电站设计时,尽量不在电气设备上方设置软导线;对平行跨导线的相序排列要避免或减少同相布置,尽量减少同相母线交叉与相同转角布置;在设备的高压导电部件上设置不同形状和数量的均压环(或罩);合理布局升压站内电磁设备,使升压站围墙外的电磁环境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的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从设计优化,尽可能避免在电气设备上方设置软导线,并减少平行跨导线的相序排列;同时已在高压导电部件设置了均压环(罩),根据试运营期监测报告,试运营期 2#升压站场内居民点、柯拉乡**村居民点的工频电场强度在0.212~9.294V/m之间 , 工频磁场强度在0.0076~0.0281μT 之间。1#升压站四周的工频电场强度在 4.979~450.1V/m 之间,最高值出现在 1#升压站的东北侧,主要受进出线路影响 , 工频磁场强度在0.0265~2.6821μT 之间,最高值出现在西北侧,同样主要受进出线路影响。2#升压站四周的工频电场强度在 5.285~455.2V/m之间 , 最高值出现在2#升压站的东北侧,主要受进出线路影响,工频磁场强度在 0.2441~1.980μT之间,最高值出现在东南侧,同样主要受进出线路影响。各监测点位的监测结果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 50Hz 公众曝露控制限值电场强度4000V/m、磁场感应100μT 的标准。 |
/ |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 |
/ |
/ |
/ |
/ |
/ |
7、验收结论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
相关公告
招标导航更多>>
工程建筑
交通运输
环保绿化
医疗卫生
仪器仪表
水利水电
能源化工
弱电安防
办公文教
通讯电子
机械设备
农林牧渔
市政基建
政府部门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