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 | 文 号 | |
来 源 | ****政府网 | 公开日期 | 2025-01-02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日期2024年12月31日至2025年1月7日(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877-****629
联系地址:**市**区太极路亚太汽车城慧波大楼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鲁奎山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110千伏送出线路工程。
建设单位:****。
建设性质:**。
建设地点及占地:本项目110kV输电线路涉及新平县及峨山县辖区。永久占地面积0.16hm2。
建设内容:本项目**110kV输电线路工程,起点为鲁奎山光伏110kV升压站,终点为220kV****电站,全长约14.793km,其中,新平县境内架空线路10.5km,峨山县境内4.293km(架空线路3.843km,电缆0.45km),架空线路均采用单回路架设,共设杆塔45基。项目主要工程建设内容见下表:
类型 | 工程名称 | 建设内容及规模 | |
主体工程 | 线路工程(推荐方案) | 拟建线路起于鲁奎山110kv升压站,止于220kv****电站。线路总长约14.793km(位于新平县长度约10.5km,峨山县长度约4.293km,其中架空线路14.343km,电缆0.45km。全线均采用单回路架设,电压等级为110kV。鲁奎山升压站~N45采用架空线路,长度约14.343km,线路使用铁塔45基,其中直线塔20基,转角耐张塔25基;N45-峨山变段采用电缆,电缆长度0.45km,埋设深度2.0m。塔基区占地0.16hm2(永久占地),直埋电缆沟区占地0.15hm2(临时占地)。 | |
辅助工程 | 塔基施工临时场地 | 本工程共设置直线塔施工场地20个,占地面积0.15hm2,设置耐张塔施工场地25个,占地面积0.18hm2,塔基施工场地区占地总面积0.33hm2,占地性质全部为临时占地。 | |
牵张场 | 为满足牵引机、张力机工作,本工程根据沿线实际情况各施工标段内每隔4km设置一处牵张场地,线路平均每处牵张场占地面积约为400m2,本工程共设置牵张场4个,占地面积0.16hm2,占地性质为临时占地。其中新平段设置牵张场3个,占地面积为0.12hm2,峨山段设置牵张场1个,占地面积为0.04hm2。 | ||
跨越场 | 本工程架空线部分共穿越220kV线5次,10kV线4次,河流2次,利用杆塔做支承体跨越。跨越乡村公路9次,县道1次,铁路1次,高速公路1次,采用木架或钢管式跨越架。本工程设置跨越场地3个,占地面积为0.06hm2,占地性质为临时占地,其中新平境内布置1个,占地0.02hm2;峨山境内布置2个,占地0.04hm2。 | ||
施工便道 | 输电线路沿线有大量乡村道路,交通便利,但由于本项目线路长,且穿越林区,线路中部局部地形较复杂的地段,机动车辆无法到达的地方,需采用人抬及马驮方式完成施工材料的二次搬运任务,道路平均宽度约1.5m,在选定线路后无需开挖,直接使用,对于局部路段对两侧树木进行修剪,由于项目工期较短,人抬道路扰动较小,自然恢复即可实现植被恢复,大约需选定人抬道路约16.86km,占地面积为2.54hm2,占地性质为临时占地。 | ||
料场 |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水泥、砾石、沙子等建筑材料从所在区域合法料场购买,施工现场不设置取土场和砂石料加工系统。 | ||
取土场和弃渣场 | 本工程施工期产生的表土用于施工后生态恢复使用,其余土石方用于塔基回填、塔基周边护坡使用,无永久弃渣产生,不设置取土场和永久弃渣场。 | ||
施工生活区和材料站 | 生活区租用项目区域附近房屋,或结合塔基、牵张场地等设置。本工程分段施工,塔基浇筑采用人工现场拌和,拌和点位于各塔基施工点,不设置集中混凝土生产加工营地。 | ||
环保工程 | 电磁辐射控制 | 采用三角形排列方式架线时,经过居民区时,导线对地面距离不小于7.0m,经过非居民区时,导线对地面距离应不小于6.0m;严格按照《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进行设计。 | |
废水处理 | 输电线路施工点较为分散,每个塔基点产生的施工废水量较少,每个塔基点产生的施工废水经桶装收集沉淀后回用于洒水降尘,不外排;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附近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自行解决。运营期不产生生活和生产废水。 | ||
噪声防治 | 施工期采用低噪声设备; | ||
施工粉尘 | 施工扬尘:车辆密闭运输,施工物料、临时堆土等采用篷 布覆盖、遮挡,洒水降尘。 | ||
固废处理 | 施工建筑垃圾能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集中****政府指定的堆放场所处置。产生的临时土方堆放于塔基基础施工临时场地,单项工程施工结束后及时回填并进行绿化恢复。 | ||
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 | 表土临时堆存:塔基施工基础开挖放坡前需先对其剥离表层土。表土剥离堆放在塔基临时施工场地,并设置临时遮盖、隔离、拦挡等防护措施。 临时占地植被恢复:塔基施工平台、牵张场、施工便道等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后进行植被恢复。 | ||
运营期 | 标识牌 | 塔基设置安全警示牌、电力设施保护标识牌。 | |
固体废物 | 检修和更换产生的废旧设备、材料等集中收集后交给原供应商回收处需。 | ||
依托工程 | 鲁奎山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110kV升压站 | 本项目起点依托鲁奎山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110kV升压站西北侧出线间隔构架,本项目仅进行导线接入,不涉及间隔的建设。 | |
220kv峨山变 | 本项目终点依托220kv峨山变西南侧进线间隔构架,本项目仅进行导线接入,不涉及间隔的建设。 |
环保投资估算见下表:
序号 | 项目 | 内容 | 投资 (万元) | 备注 |
一 | 输电线路环境保护措施费 | 97.45 | ||
1 | 废水处理 | 临时沉淀设施 | 2.0 | |
2 | 扬尘防治 | 施工物料采用篷布覆盖、遮挡 | 1.0 | |
3 | 固废处理 | 施工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收运 | 2.0 | |
4 | 水土流失防治、植被恢复 | 陡坡塔基、施工场地设置的浆砌石挡土墙、护坡、排水沟;临时占地植被恢复费用 | 89.45 | 该费用参考水土保持报告 |
5 | 电磁环境防护 | 塔基安全警示牌、电力设施保护标识牌 | 1.0 | |
6 | 噪声治理 | 合理选择送电导线结构,确保导线对地面距离 | 1.0 | |
7 | 环境保护宣传培训 | 相关法律法规、重点保护物种、保护措施的宣传培训、警示牌、宣传牌 | 1.0 | |
二 | 独立费用 | 16.0 | ||
1 | 其他费用 | 环境影响评价费用 | 8.0 | |
2 | 竣工环保验收监测、调查费用 | 8.0 | ||
三 | 预备费 | 11.3 | 按一~二项之和的10% | |
环保投资合计 | 124.75 |
拆迁:拟建工程不涉及拆迁。
项目投资:总投资165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24.75万元,占总投资的7.56%。
劳动定员:本项目运营期定期派人巡视,不新增劳动定员。
二、项目环境保护目标
项目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要素 | 保护对象 | 与项目位置关系 | 保护级别 | 影响方式 | 保护要求 | |
生态环境 | 植被 | 暖温性针叶林 | 评价区分布 | / | 工程占地、工程施工 | 保持评价区内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保持评价区内生物样性不受影响 |
干热性稀树灌木草丛 | / | 工程占地、工程施工 | ||||
人工植被 | / | 工程占地、工程施工 | ||||
评价区内所有植物** | 工程占地、工程施工 | |||||
动物 | 评价区内所有动物** | 受干扰后能主动避让干扰源,影响小 |
项目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类别 | 环境保护目标 | 位置关系 | 执行功能 |
地表水环境 | 小河底河 | N28~N29塔基段线路跨越 |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 |
罗里河 | N41~N42塔基段线路跨越 |
大气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要素 | 名称 | 所在位置 | 保护对象 | 环境功能区 | 相对线路方位 | 最近距离/m | |
经度 | 纬度 | ||||||
大气环境保护目标 | 新寨 | 102°12′3.612″ | 23°57′53.021″ | 4户,18人 |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及其修改单 | N10~N11塔线路边导线东侧 | 60 |
大平地 | 102°11′41.366″ | 23°0′45.997″ | 75户,324人 | N27~N28塔线路边导线西侧 | 315 | ||
杀冲达 | 102°12′10.375″ | 24°0′53.507″ | 23户,79人 | N28~N29塔线路边导线东侧 | 220 | ||
阿者 | 102°12′16.243″ | 24°1′8.630″ | 58户,216人 | N28~N29塔线路边导线东侧 | 260 | ||
法土山 | 102°12′49.694″ | 24°2′37.039″ | 63户,225人 | N41~N42塔线路边导线东南侧 | 320 | ||
罗里社区 | 102°13′2.633″ | 24°2′51.137″ | 43户,183人 | N42~N43塔线路边导线东南侧 | 340 |
电磁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要素 | 名称 | 所在位置 | 性质及规模 | 方位及距离 | 保护级别 | |
经度 | 纬度 | |||||
电磁环境保护目标 | 王宁养牛场厂房 | 102°12′41.011″ | 24°3′17.712″ | 厂房,1层彩钢瓦结构,高4m,共2栋,5人,楼顶为斜顶 | N44~N45塔线路边导线西侧约25m,导线距地高度58m。 |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限值; |
三、线性工程不可避让性分析
该工程进行了方案比选,拟选方案比备选方案稍长,但拟选方案避让了生态保护红线,且占用公益林面积少;两个方案均不占用基本农田,均****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拟选方案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备选方案更优。****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要求、线路路径拟选原则以现场的地形地貌、区域生态红线、基本农田等分布情况,拟选方案设计线路方案合理,为最优方案且路径通道唯一。
四、项目区环境质量现状
(一)电磁环境
项目依托工程电磁环境现状:《报告表》根据**科环****公司2024年9月18****电站110kV****中心、220kV****电站站址四周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现状监测,监测结果表明:****电站110kV****中心工频电场强度为0.270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896μT;220kV****电站站址四周厂界工频电场强度为9.174~1184.3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941~0.9564μT,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4000V/m、100μT的限值要求。
110kV**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现状:《报告表》根据**科环****公司2024年9月18日对110kV架空输电线路沿线6个点位进行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现状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养牛场厂房的工频电场强度现状为3.6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现状为0.0895μT,远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表1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即电场强度4000V/m,磁感应强度100μT;导线下非居民区的工频电场强度现状为2.636~132.16V/m,工频磁感应强度现状为0.0932~0.1139μT,远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架空输电线路线下的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电场强度控制限值10kV/m,以及工频磁感应强度限值100uT的要求。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
项目工程区域不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其汇水区,项目区域地表水体罗里河汇入小河底河,最终汇入元江。依据《**省水功能区划(2014年修订)》,南薅水质监测断面处于**巍山-**保留区、元江段,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其汇入支流参照执行Ⅲ类标准。与线路最近水质监测断面为小河底河居拉里大桥水质监测断面,最短直线距离约为6.5km。
小河底河水环境质量现状,《报告表》引用《2023年新平县环境质量季报》(第一至第四季度)项目上游距离最近的小河底河居拉里大桥监测控制断面水质监测评价结果,2023年小河底河居拉里大桥段面综**质为Ⅱ类,优于Ⅲ类水环境功能要求。
(三)环境空气
项目涉及新平县及峨山县两个行政区域,项目区域环境空气功能区划为二类,环境空气应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报告表》引用新****监测站的监测结果:2023年新平县、2023年峨山县县**域环境空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年平均浓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属于达标区。
(四)声环境
项****电站110kV升压站及220kV峨山变所在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中心线两侧40m范围内执行4a类标准;跨域****中心线两侧40m范围内执行4b类标准;其余农村地区**110kV输电线路执行1类标准。
项目评价范围无噪声敏感点,《报告表》根据**科环****公司2024年9月18****电站110kV升压站西侧出线端、鲁奎山110kV送出****养牛场的噪声现状监测结果:项目3个监测点所在区域声环境现状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
(五)生态环境
项目路线涉及新平县和峨山县,线路涉及《**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国家农产品主****开发区域;涉及《**省生态功能区划》的II4-3新平撮科河**山原林业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本项目线路及评价范围均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
《报告表》根据现场调查及相关部门查询结果,项目总占地面积约3.40hm2,其中,永久占地0.16hm2(均为塔基占地),临时占地约3.24hm2,用地类型为林地、灌木林地、人工林、耕地和其他土地。项目线路不涉及占用及跨越生态红线、基本农田。工程占地范围内涉及国家二级公益林0.2277hm2,其中,临时占用0.2102hm2,永久占用0.0175hm2;省级公益林1.7459hm2,其中,临时占用1.6776hm2,永久占用0.0683hm2。
根据2024年9月3日至5日调查,项目评价区域自然植被可划分为2个植被型、2个植被亚型、3个主要群系。植被类型包括暖性针叶林、稀树灌木草丛;植被群系主要有**松林,**松、白健秆草丛,厚皮树、艾草、扭黄茅的中草草丛。人工植被主要有桉树林、柏木林、核桃、板栗等。项目评价范围内未发现国家及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古树名木及**特有植物分布。
其次,评价区内受人类活动影响,评价区动物**不丰富,无大型兽类分布。根据调查及走访,评价区及其附近两栖类主要有华西蟾蜍、泽蛙等;爬行类主要有**龙蜥、竹叶青蛇等;鸟类主要有山斑鸠、麻雀等;哺乳类主要有短尾鼩、小家鼠等;均以小型哺乳动物、常见鸟类、小型爬行动物为主,未发现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未发现《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收录的其他动物和珍稀濒危动物,调查未发现该地区特有种类分布。项目所在区域不涉及重要生境及公认的重要鸟类迁徙通道。
五、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
(一)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
1、废气
施工期废气主要是施工扬尘、燃油机械废气。
施工扬尘主要来自输电线路塔基基础开挖、回填土石方造成地表裸露,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堆放等过程,属无组织排放。通过采取围墙遮挡、洒水降尘、控制车速、物料封闭运输、减少抛洒、道路及时清扫等措施,可防止和最大限度地减缓扬尘等大气污染物对环境空气质量和周围保护目标的影响。
施工机械尾气呈无组织排放,主要污染物为NOX、CO和烃类等,具有间断性、排放量较小且相对分散的特点,项目施工场地周围较空旷,大气扩散条件相对较好,经自然扩散和稀释后,对评价区域的空气环境质量影响不大。施工期必须严格做好防尘抑尘工作,确保施工期场界颗粒物排放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避免对距离较近的保护目标造成影响。
2、废水
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工艺废水。
生活污水:输电线路施工人员临时租用附近村庄民房或工屋,不单独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租用民房已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施工工艺废水:主要包括混凝土养护水、机械冲洗废水等。施工期废水主要污染因子为SS,经项目区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过程或用于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
3、噪声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报告表》分析,项目夜间不施工,项目采取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施工设备,并采取围挡等措施。同时运输车辆在经过单位和居民点时应限速慢行,加强施工机械保养维护等措施。《报告表》预测,采取措施后,N11塔基东南侧距离80m处新寨村昼间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施工场地边界外18m处昼间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限值要求。项目施工期必须切实做好施工噪声的防治工作,确保施工场界噪声能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限值要求。禁止夜间施工,严禁噪声扰民。
4、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是开挖土石方、施工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弃土石方:项目施工地点分散,各点工程量较小,土方开挖量较少,全部用于回填和绿化覆土,不产生永久弃渣。
建筑垃圾:施工产生少量建筑垃圾,主要为输电线、铁塔、设备包装废物及废弃建材等,对于可以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对于不能回收利用****政府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堆存场,规范处理、处置。
生活垃圾:施工期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运至附近村落垃圾指定堆放点统一清运处置。
5、生态环境
(1)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报告表》分析,项目总占地面积约3.40hm2,其中,永久占地0.16hm2(均为塔基占地),临时占地约3.24hm2。临时占地中塔基施工场地区0.33hm2、牵张场区0.16hm2,跨越场地区0.06hm2,电缆施工0.15hm2,人抬道路区占地2.54hm2。临时道路依托现状道路占地,本项目拟**16.86km人抬道路(不涉及土建)。用地类型为林地、灌木林地、人工林、耕地和其他土地,不占用生态红线、****自然保护区。项目的建设(永久占地)使得部分土地功能发生改变,其原有植被遭到永久性破坏,给当地局部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项目输电线路采用架空线路方式减少土地占用,塔基占地为点状式占地,占地较为分散,且实际占地仅限于其4个支撑脚,占地面积较小;临时场地为点状分布,单塔施工时间短,电缆工程量小,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因此,项目占地不会对该区域的土地利用造成明显的影响。
(2)对植被影响
《报告表》分析,项目占用的自然植被主要为暖温性针叶林、稀树灌木草丛,永久占用面积分别为0.10hm2、0.05hm2,临时占用面积分别为1.12hm2、1.52hm2。将临时占用人工植被主要为园地、耕地和其他用地,占用面积分别为0.32hm2、0.10hm2、0.18hm2。工程占地主要为临时用地占用。占地较小且随塔基位置分散而零散分布,占地对区域植被及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此外,受工程影响最大的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自然植被为次生植被,多为撂荒地自然更**特有气候类型长期影响而生的植被,生物多样性贫乏,这些植被类型均为该地区广泛的分布种。《报告表》提出,项目输电线路采用架空线路方式减少对林木**的破坏,架空线路通过茂密林区,用加高杆塔的跨越方式,采用无人机放线,不在上述区域设置牵张场等临时设施,塔基位于山脊区域,尽量避免砍伐或少砍伐植被;临时占地以占用次生性较强的植被为主,临时占地面积小且比较分散,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植被。施工范围内无保护植物及古树名木,主要植被为区域广布或常见类型,采取措施后,不会对这些植物的种群造成明显影响。
(3)对动物影响
评价区的野生动物为常见的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未发现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未发现《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收录的其他动物和珍稀濒危动物,调查未发现该地区特有种类分布。项目所在区域不涉及重要生境及公认的重要鸟类迁徙通道。
《报告表》分析,评价区受人为活动影响,生物多样性不丰富。同时,项目施工噪声、频繁的人为活动,使得施工区分布的动物会迁移到施工区以外以避免项目施工所导致的不良影响和伤害,所以在整个施工期间哺乳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在施工区域内会有所减少,由于项目施工面积较小,呈点状分布不会产生阻隔,区内动物数量不会有大的变化,不会影响物种及种群的数量。项目****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附近工程量较小,施工干扰较小,不会减少生境面积及降低生境质量。其次,鸟类有较强的移动能力和适应能力,项目建设不会造成其灭绝或濒危。
(4)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报告表》分析,项目临时占用耕地0.1hm2,占用耕地面积较小,不涉及永久基本农田。项目施工占地区域的农作物将被清除,使农作物产量减少。《报告表》提出,合理安排施工时间,耕地区尽量安排在农作物收割后进行。项目施工结束后可恢复农耕。输电线路工程运营不会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施工采取措施后,项目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影响较小。
(5)对公益林影响
项目涉及国家二级公益林0.2277hm2,其中,临时占用0.2102hm2,永久占用0.0175hm2;省级公益林1.7459hm2,其中,临时占用1.6776hm2,永久占用0.0683hm2。
《报告表》分析,项目选线已尽量避开公益林区域,无法避开的在架线过程中应采用高塔跨越的方式,在经过茂密林区时,采用无人机等环境**型架线方式进行施工,施工结束后,将对施工扰动区域进行植被恢复,不会损害公益林主导生态功能的持续发挥,对其整体生态服务能力影响不大。同时提出,根据《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及《**省公益林管理办法》要求,对确需占用公益林的在开工建设前按照《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林勘及林地占用手续,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减少生态破坏。
(6)对生态保护红线的影响
本项目线路及评价范围虽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但本项目N30~N31塔基之间线路边导线东南侧约320m处为**(元江)干热河谷及山原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报告表》提出,严格按照设计施工,严禁超范围施工,禁止在生态红线内设置施工便道、施工营地、牵张场等临时用地。采取措施后,项目建设对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基本无影响。
(二)营运期的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
1、电磁环境影响
(1)110kV架空线路电磁环境影响
本项目110kV架空线路全线采用三角排列,为单回输电线路,最不利塔型为2D1Z5-J4。项目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采用最不利塔型进行模式计算。
《报告表》分析,在通过非居民区线高6.0m时,线下距地面1.5m高处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为2.741kV/m,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13.606μT,分别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10kV/m,100μT的评价标准要求。在居民区架设高度为7.0m时,线下距地面1.5m高处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为2.132kV/m,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11.693μT;项目导线实际架设最低高度20m时,线下距地面1.5m高处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为0.345kV/m,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5.048μT,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工频电场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4kV/m的要求,以及工频磁感应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100μT的要求。
(2)地下电缆电磁环境影响
本项目末端N45****电站采用地下电缆,长度0.45km。由类比监测条件可知,项目110kV电缆线路与110kV官六机线和110kV官六太线(电缆共沟)内的电缆线电压等级、输送电流、电缆埋深,电缆自屏蔽层一致,电缆回数小于类比项目,能保守反应本项目建成后110kV电缆线路运营后的电磁环境。采用110kV官六机线和110kV官六太线(电缆共沟)线路进行类比分析可行。
通过对110kV官六机线和110kV官六太线(电缆共沟)线路类比监测结果分析可知,本项目建成后110kV电缆线路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工频电场强度4kV/m和工频磁感应强度0.1mT的限值要求。
(3)保护目标电磁环境影响
本项目110kV输电线路评价范围内为N44~N45塔基塔间线路边导线西侧25m****养牛场厂房(一层斜顶)。《报告表》根据评价范围敏感目标段导线排列方式及敏感建筑层数,对应进行线下距地面高度1.5m高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项目110kV输电线路运行时叠加背景后,王宁养牛场厂房处工频电场强度为5.939V/m,工频磁场感应强度为1.797μT,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和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的限值要求。项目运营电磁环境影响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4)交叉跨越和并行线路电磁环境影响
本项目无与330kV及以上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情况。《报告表》通过理论计算分析,项目110kV输电线路建成投运,其工频电场、磁场不会对周围电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的结论是可信的。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1113-2020)及《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等规定管理和维护,确保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强度满足标准限值要求。
2、废水
项目运营无废水产生。
3、噪声
(1)输电线路声环境影响
为预测本工程110kV单回架空线路投运后的噪声水平,《报告表》对同等级的线路进行了类比分析。项目架空线路段类比110kV权峰线的噪声断面监测结果评价:110kV架空输电线路下方昼间噪声值在42.1~52.5dB(A)之间,夜间噪声值在37.9~40.6dB(A)之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要求。因此,本工程输电线路投入运行后,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
(2)保护目标声环境影响
本项目声环境评价范围内无声环境保护目标分布。环评通过类比分析,得出的输电线路投运后的噪声影响评价结论可信。项目投运后沿线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应标准要求。
4、固废
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对沿线超高树枝进行修剪的树枝,以及绝缘子等配件检修和更换产生的废材料。其中,修剪的树枝就近提供给附近村民使用;绝缘子等废材料交给原供应商回收处置。该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得到妥善处置,对环境影响不大。
5、生态影响
本项目运营期不新征占地,架空线路运行时对走廊下的农作物生长无影响。沿线林区采用加高杆塔高度跨越,仅对导线下方与树木垂直距离小于4.5m树木的树冠进行定期修剪,修建植被较少。同时,运营期实施生态修复后,本项目对当地农业、生态影响较小。
六、总量控制
本项目不涉及总量控制指标。
七、结论
(一)《报告表》编制质量
《报告表》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编制,总体规范,评价内容完整,工程概况基本清楚,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与项目污染特征相符,所提对策措施有一定针对性,结论明确可信。《报告表》可作为****鲁奎山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110千伏送出线路工程环境保护工作的依据之一。
(二)产业政策
经查阅《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项目属于鼓励类“四、电力;2.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电网改造与建设…”项目。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的要求。
(三)项目规划及选址、选线
本项目为输变电线路工程,《报告表》对照分析,项目选址、选线不涉及占用及跨越生态红线、自然保护区及基本农田,未压覆现状矿权及规划探矿权,虽然涉及占用省级公益林地,但本工程属于输电线路基础设施线性项目,项目建设不属于《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林资发〔2017〕34号)及《**省公益林管理办法》(云林规〔2019〕2号)中的禁止行为,并取得新平县、****草原局****政府的审查意见。同时,对照分析,项目符合《**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省生态功能区划》、《**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调整方案(2023年)》、《峨山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峨山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市“十四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2021-2025年)》及《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1113-2020)等相关要求;****政府、****草原局、******局、****环境局新平分局、****水利局、****政府、****草原局、******局****环境局峨山分局、****水利局原则同意项目选址、选线建设的意见。对产生污染物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污染物均达标排放或妥善处置。另外,项目选址、选线不涉及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评价区未发现国家及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采取有效避让及生态影响减缓措施后,项目运行不会对自然生境造成大的影响。项目选址、选线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是可行的。
(四)污染物达标排放
只要严格落实《报告表》提出的污染防治对策措施,加强环保设施的维护和运行管理,项目所产生的污染物能达标排放或妥善处置,项目的建设不会降低和改变区域环境质量和功能。
综上所述,在严格落实《报告表》提出的生态保护及各项污染控制措施的条件下,项目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可以降到最低程度。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