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局
关于2025年1月6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作出审查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书)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书)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1月6日-2025年1月10日(共5个工作日)。
电 话:0825-****017
地 址:**市**路228****环境局行政审批科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一、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 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报告表(表)提出的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市城市生活垃圾环保发电项目协同处置一般固体废物项目 | **省**市**区**镇石桥村2组79号 | **** | **省****公司 | 主要建设内容:依托现有项目焚烧炉及环保设施进行,新增一般固体废物焚烧种类:一般工业固废130t/d(废纸屑、废布料、废塑料、餐厨垃圾处置残渣、未销售的有机肥等)、蒸煮消毒合格的医疗废物10t/d、农林业废弃物20t/d,入炉协同处置的一般固废合计160t/d;以****处理站协同处置生活垃圾中转站渗滤液30m3/d。 | 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污****处理站进行处理后回用,不外排。 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是管线、设备运输和安装过程产生的废气。扬尘使局部区域环境空气中含尘量增加,一般都是小范围的局部影响,而且属间断性污染,影响程度和范围都不大,经自然扩散后对区域环境影响较小。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安装过程注意设备的轻拿轻放、减少工件的碰撞。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包装垃圾经收****公司处理;施工人员每日产生的生活垃圾应经过袋装收集后,送焚烧炉焚烧处置。 施工中必须注意对施工现场固体的处置。采取相应的环境管理措施:如制定切实可行的固体废物处置和运输计划,按规定地点处置固体废物,杜绝随意乱倒,及时清理并覆盖外运,避免沿途洒落。 (二)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1.大气污染物防治措施 (1)项目整个垃圾库为封闭结构,并采用负压系统,确保了臭气不外溢,同时从垃圾储坑上方抽取池内气体并经预热后送入焚烧炉,作为助燃用一次空气。渗滤液处理产生恶臭气体的主要构筑物均考虑加盖密闭,将恶臭气体吸风排至垃圾坑负压区。 焚烧炉正常运行期间:垃圾贮坑顶部设置带过滤装置的一次风和二次风抽气口,将臭气抽入炉膛内作为焚烧炉助燃空气,同时使垃圾坑内形成微负压,防止臭气外逸。焚烧炉停炉检修期间:为防止垃圾坑内可燃气体聚集,垃圾坑内设置可燃气体检测装置。当可燃气体检测超标、或锅炉停运检修时,自动开启除臭风机将臭气送入除臭间内的活性炭除臭装置过滤并喷洒植物液除臭剂确保达标后排入环境空气中。此外,厂内通过定期喷洒灭菌、除臭药剂以控制恶臭的产生。 (2)本项目依托现有项目配置的烟气净化设施,2台焚烧炉各设置1套烟气净化设施采用“SNCR+半干法、干法脱酸+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工艺处理后,分别通过80m高烟囱排放(DA001、DA002)。 (3)石灰仓设置2个布袋除尘器、活性炭仓设置1个布袋除尘器、飞灰稳定化储仓顶部设置1个布袋除尘器、渣坑设置1个水膜除尘、飞灰暂存间设置1个水膜除尘(处理效率≥99.9%),产生的粉尘均经除尘装置过滤后达标排放(其中飞灰暂存间粉尘经15m高排气筒进行排放DA003,其余为无组织排放)。 (4)食堂产生的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 18483-2001)标准后,通过楼顶排放。 (5)报告书确定项目****中心(含卸料平台、垃圾仓、焚烧主厂房、渣坑、飞灰间、烟气净化厂房)边界的300m****处理站边界的100m范围为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中心(含卸料平台、垃圾仓、焚烧主厂房、渣坑、飞灰间、烟气净****处理站边界外300m划定环境防护距离。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位于该环境防护距离内。因此,****中心(含卸料平台、垃圾仓、焚烧主厂房、渣坑、飞灰间、烟气净****处理站外300米作为全厂的环境防护距离。根据《**市城市生活垃圾环保发电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该防护距离内居民已经搬迁完成。因此,本项目实施后,不新增环境防护距离搬迁居民,不涉及新的搬迁问题。 2.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有渗滤液(包含协同处置生活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以及依托工程产生的废水(包括:卸料平台及运输车辆冲洗水、主厂房冲洗水、职工生活污水、化验废水、除盐制备浓水、循环冷却池定排水、锅炉定排水等)。 本项目产生的卸料平台及运输车辆冲洗水、主厂房冲洗水、职工生活污水、化验废水等经现有项目建设的生产/生活废水预处理系统(采用“格栅+调节池+一体化处理设施(厌氧+MBR生物反应池)”的处理工艺,设计处理能力为100m3/d)处理后同卸料平台、运输车辆冲洗水、渗滤液(包含协同处置生活垃圾中转站渗****处理站(采用“篮式过滤预处理+调节池+厌氧反应器+A/O+超滤+纳滤+反渗透+DTRO”处理工艺,处理规模为300m3/d)处理后,出水用于循环水池补水,浓液用于石灰浆制备,无外排废水。 除盐制备浓水、锅炉定排水、循环冷却池定排水以及净水系统排水混合后满足遂****处理厂纳管标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遂****处理厂处理达《****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后排入渠河。 3.地下水环境污染防控措施 将项目区域划分为污染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和简单防渗区。重点防渗区包括卸料平台区、垃圾仓区、渗滤液收集池、焚烧间、烟气净化厂房区、飞灰固化间(包含飞灰贮仓)、飞灰暂存库、危废暂存间、****处理站(含渗滤液调节池)防渗性能应与6.0m厚黏土层(黏土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7cm/s),其中危废暂存间、飞灰固化间(包含飞灰贮仓)、飞灰暂存库须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要求,即防渗层为至少1米厚黏土层(渗透系数K≤10-7cm/s),或至少2毫米厚**度聚乙烯膜等人工防渗材料(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cm/s),或其他防渗性能等效的材料;一般防渗区包括汽机间、活性炭料仓、消石灰贮仓、综合泵房、空压站、****处理站、冷却塔、回用水装置、机修间、生产/生活废水预处理系统等,防渗性能应与1.5m厚黏土层(黏土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7cm/s)等效;简单防渗区包括食堂、倒班宿舍楼等,可采用一般地面硬化。 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主要噪声源依托的焚烧炉及各类辅助设备如泵、风机等产生的动力机械噪声和各类排汽等产生的综合性噪声,采取选择低噪声型设备、密闭厂房隔声、门窗采取双层中空隔声门窗等措施,并加强设备的使用和日常维护管理,可实现厂界噪声达标排放。 5.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危险废物:项目产生的废布袋、废纳滤膜(NF)、废反渗透膜(RO)、废碟管膜(DTRO)、实验室废药品/剂及包装、实验室废液(含在线监测系统废液)、废润滑油、含油棉纱及废润滑油桶等危险废物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飞灰稳定化后运至******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 一般固废:炉渣外售综合利用;泥沙、废活性炭(恶臭)、****处理站污泥、厂区生活垃圾送焚烧炉焚烧处置。 6.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措施 项目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事故为润滑油泄漏事故排放、氨水泄漏事故排放、****处理站/废气处理系统事故排放、厂区火灾/爆炸事故等。针对各风险点和风险类型,企业拟采取的防范和应急措施为:加强项目集中控制,包括主体关键装置采用了分散控制系统(DCS)进行集中监视和控制,在DCS发生全局性或重大故障时,能进行紧急停炉、停机操作;本项目依托现有项目设置的事故应急措施,现有项目设置一座有效容积1800m3的应急(事故)池,消防废水由应急(事故)池以及渗滤液调节池进行收集,事故期间废水经多余污水泵送至渗滤液调节池(容积1800m3,兼作渗滤液事故池)以及应急(事故)池(容积1800m3)储存,应急(事故)池平时须保持空池状态,厂区不设置污水排放口,雨水总排放口设置截断措施,厂区四周(含车间、库房等四周)设置导流沟并与应急(事故)池相连,以收集消防废水以及事故废水;设置有储罐区防护堤(围堰)和装置防漏外逸地沟和事故收集池,设有液位计和高低液位报警器,必要时可切断进料阀防止溢罐事故发生,槽区现场及装置区设有可燃气体报警器;危废暂存间内设置有截流沟、收集池以及防渗围堰,其余液态物料及危废采用专用容器储存,并设置空桶作为备用收容设置;清净下水管道安装有截止阀和泵送系统,****公司的污水管网相连接;在有毒气体或可燃气体可能泄漏的场所,设置有毒气体或可燃气体检测探头,实时监测操作环境中有害气体的浓度。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预案,加强职工培训与管理以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技能,定期检查和保养生产设备以保证设施安全正常运行等措施,以降低环境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