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吕梁交城会立横尖风电220kV送出工程
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911********617008F | 建设单位法人:宋宁宁 |
薛鹏程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省 |
**省**市**区交通路106号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会立横尖风电220kV送出工程 | 项目代码:|
建设性质: | |
2021版本:161-输变电工程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D4420-D4420-电力供应 |
建设地点: | **省**市**县,**省**市**县,**省**市**市 |
经度:111.62027,111.87657 纬度: 37.67182,37.93845 | ****机关:****生态环境厅 |
环评批复时间: | 2019-03-26 |
晋环审批函〔2019〕103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无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 6659 |
178.9 | 运营单位名称:**** |
911********617008F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设计院****公司 |
911********168362J | 验收监测单位:******研究院有限公司 |
****0100MA0HK3F3XR | 竣工时间:2023-11-30 |
调试结束时间: | |
2024-12-05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5-01-03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http://www.****.cn/homepage/wbw/articles/202412/a****378.html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 | 实际建设情况:** |
无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规模
①云顶山50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扩建220kV架空出线间隔一个,占用西起第1出线间隔(扩建在原站区预留位置建设,无新增用地); ②线路工程:****风电场220kV升压站~云顶山500kV变电站220kV架空线路43.5km,采用单回路架设,**铁塔118基。 | 实际建设情况:①云顶山50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扩建220kV架空出线间隔一个,占用西起第1出线间隔(扩建在原站区预留位置建设,无新增用地); ②线路工程:****风电场220kV升压站~云顶山500kV变电站220kV架空线路42.1km,采用单回路架设,**铁塔104基。 |
**220kV线路工程线路长度和杆塔数量根据施工阶段实际勘测情况发生了变化。线路调整后线路长度变短,塔基数量减少。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生产工艺
基础施工、铁塔组立、线路架设等。 | 实际建设情况:基础施工、铁塔组立、线路架设等。 |
无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生态影响: 施工结束后,建设单位应负责清理现场,表土回填,并对临时占地进行植被恢复。在进行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要选择适应于当地生长的土著植物。 线路经过生态敏感区时,应优化线路路径、选择影响较小区域通过,并采取较小塔型、高塔跨越、档距加大等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占地和林木砍伐,防止破坏生态环境和景观。 电磁环境: 认真落实《报告表》中提出的控制和改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对周边环境影响的措施和方法,监测值应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要求。 噪声: 项目运行期的噪声值及防噪措施应满足《报告表》中提出的要求,监测值应符合国家评价标准限值要求。 变电站厂界噪声及输电线路线下噪声达标。 废水: 本期云顶山500kV变电站为间隔扩建工程没有新增人员编制,不新增生活污水产生。 220kV输电线路工程运行期无废水排放。 固废: ****电站仅扩建间隔,不新增固废产生。 220kV输电线路工程运行期无固废排放。 | 实际建设情况:生态影响: 经现场调查,变电站内预留场地间隔扩建施工扰动区已进行了土地平整、硬化和绿化。 线路沿线施工扰动区已经进行了平整和回填,从现场情况看,扰动区占用耕地的已经进行了土地复耕;线路经过林地已采用高塔方式跨越,占用林地和草地的已经采取了植被恢复措施,部分塔基及施工区植被覆盖度较低,建设单位已进行了补植补种,后续应进一步持续做好生态保护及生态恢复工作。 输电线路为点位间隔式的建设项目,仅杆塔的四个塔腿立地,线路空中架设,输电线路未对生物阻隔产生影响,未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不良影响。输电线路导线与植被之间留有足够的净空距离,除了塔基永久占地以及临时占地外未破坏其他区域植被,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后均实施植被恢复,塔基永久占地除了四个塔基腿的外露混凝土基础外,四个塔基腿之间亦进行植被恢复。 线路经过生态敏感区时采用了高塔跨越、档距加大等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减少了占地和林木砍伐。 线路沿线已落实了生态恢复措施,工程建设对区域内野生动植物影响较小,也没有引起区域内天然植被种类的减少和数量的明显下降,未产生施工弃土弃渣随意弃置、施工场地和临时占地破坏生态平衡等问题。 线路一档跨越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工程建设对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关帝山国家森林公园、**县和**市生态保护红线等生态敏感区的景观及生态环境影响也较小。 电磁环境: 本工程所采用的设备设施均符合相关要求,变电站运行良好。经过现场监测,****电站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的控制限值(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 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的控制限值(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 噪声: 经过现场监测,变电站站界噪声监测点噪声值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限值(昼间60dB(A)、夜间50dB(A)),变电站噪声敏感目标噪声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限值要求。 输电线路沿线噪声监测点及噪声敏感点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限值(昼间55dB(A)、夜间45dB(A))。 废水和固废: 变电站扩建间隔不新增人员,无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产生。 输电线路运行期无污水和固体废物产生。 |
无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其他
无 | 实际建设情况:无 |
无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3、污染物排放量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1 | 施工结束后,建设单位应负责清理现场,表土回填,并对临时占地进行植被恢复。在进行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要选择适应于当地生长的土著植物。 线路经过生态敏感区时,应优化线路路径、选择影响较小区域通过,并采取较小塔型、高塔跨越、档距加大等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占地和林木砍伐,防止破坏生态环境和景观。 | 经现场调查,变电站内预留场地间隔扩建施工扰动区已进行了土地平整、硬化和绿化。 线路沿线施工扰动区已经进行了平整和回填,从现场情况看,扰动区占用耕地的已经进行了土地复耕;线路经过林地已采用高塔方式跨越,占用林地和草地的已经采取了植被恢复措施,部分塔基及施工区植被覆盖度较低,建设单位已进行了补植补种,后续应进一步持续做好生态保护及生态恢复工作。 输电线路为点位间隔式的建设项目,仅杆塔的四个塔腿立地,线路空中架设,输电线路未对生物阻隔产生影响,未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不良影响。输电线路导线与植被之间留有足够的净空距离,除了塔基永久占地以及临时占地外未破坏其他区域植被,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后均实施植被恢复,塔基永久占地除了四个塔基腿的外露混凝土基础外,四个塔基腿之间亦进行植被恢复。 线路经过生态敏感区时采用了高塔跨越、档距加大等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减少了占地和林木砍伐。 线路沿线已落实了生态恢复措施,工程建设对区域内野生动植物影响较小,也没有引起区域内天然植被种类的减少和数量的明显下降,未产生施工弃土弃渣随意弃置、施工场地和临时占地破坏生态平衡等问题。 线路一档跨越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工程建设对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关帝山国家森林公园、**县和**市生态保护红线等生态敏感区的景观及生态环境影响也较小。 |
表7 风险设施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生活****电站垃圾箱中,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生活****电站垃圾箱中,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
/ |
环保搬迁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区域削减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①本项目不单独设施工料场,牵张场等临时施工场地合理设置,不在耕地、林区内设置临时施工场地,尽可能选择荒地。 ②材料运输道路等施工道路充分利用现有省道和乡村道路,尽量不建、少建施工便道,以减少临时占地。 ③线路跨越林区时,根据地形合理选择铁塔,采用增高铁塔直接跨越方式,以减少林木砍伐。对于塔基占地处和不可避免要砍伐的树木,必须依法履行有关砍伐手续和给予应有的赔偿,以保证对林业生态影响降到最低。 ④基础开挖时,进行表土剥离,将表土和熟化土分开堆放,以便施工结束后尽快恢复植被。 ⑤施工期应尽量避开雨天,并对施工场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对开挖表土等设专门的堆棚或设置围档,减少水土流失。 ⑥施工后及时清理现场,将施工废弃物运出现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⑦施工结束后,对塔基永久占地未固化处和材料场、牵张场等所有临时占地进行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时,应根据当地的土壤及气候条件,选择乡土树草种进行恢复,避免引入外来物种。 线路经过生态敏感区时,应优化线路路径、选择影响较小区域通过,并采取较小塔型、高塔跨越、档距加大等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占地和林木砍伐,防止破坏生态环境和景观。 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措施 ①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尽可能避开现有林地施工;选址时充分考虑对现有林的保护,采取避让措施,将对植被的损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②施工扰动的土地应及时夯实、硬化,避开雨季施工,防止水土流失;优化施工顺序,对临时占用的土地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减少生态破坏。 ③优化施工方案,合理规划运输路网,最大限度减少开挖量、减少弃方量,使项目对土地的永久占用和临时占用达到最少程度。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开工前布置了合理的工期,施工营地、材料场,应充分****电站和升压站的现有场地。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了施工范围,主要利用了现有道路。 本次仅在云顶山500kV变电站内预留场地扩建间隔,间隔扩建施工扰动区已进行土地平整、硬化和绿化。 线路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进行了平整和回填,从现场情况看,扰动区为荒草地、耕地和林地,线路经过林地时采用高塔跨越,占用耕地的已经进行了土地复耕,占用林地和草地的已经采取了植被恢复措施。 生态敏感区: 经现场调查,线路一档跨越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未对其造成影响。 线路穿越关帝山国家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施工单位严格控制了施工范围,对现有林地采取避让措施,尽可能避开了现有林地施工,减少了林木砍伐量,减少了对植被的损害。林区由林业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统一安排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 本工程线路已尽量采取了无害化方式通过生态敏感区,对于穿越生态敏感区的线路,加大了档距,减少了穿越生态敏感区的立塔数。 |
/ |
功能置换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其他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 |
/ |
/ |
/ |
/ |
/ |
7、验收结论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
招标导航更多>>
工程建筑
交通运输
环保绿化
医疗卫生
仪器仪表
水利水电
能源化工
弱电安防
办公文教
通讯电子
机械设备
农林牧渔
市政基建
政府部门
换一批